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根據《BBC》報導,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Chung Sye-kyun)在訪談中表示,預計韓國9月底前可以為70%人口施打疫苗,達成群體免疫。「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但我相信是可能的。」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亞裔社群面臨層出不窮的種族歧視及暴力,加州舊金山近日頻傳華裔老人遭到攻擊,眾多亞裔影星呼籲大眾重視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暴力並開價懸賞兇手,引發眾議。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等人帶領的研究團隊,今天舉行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解析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最新國際疫情。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撰文指出,台灣憲政體制在形式上應是五權分立。當前行政權為所欲為,立法權棄權不作為,司法權應為而不為,又一權獨大、四權附隨,權力分立體制嚴重變形失衡。這就是台灣權力分立體制的圖像;但誰能挽狂瀾於既倒?
以立法權而言。兩蔣威權時期,立法院內有不與黨中央唱同調的CC派; 李登輝 執政十二年,國會內的新國民黨連線猶如反對黨; 陳水扁 任內因屬少數執政,立法權經常凌駕行政權;馬英九執政八年,民進黨在國會經常以寡擊眾,...
澳洲一名資深議員今天表示,儘管澳洲政府強制Alphabet Inc旗下谷歌(Google)及臉書公司支付費用予新聞媒體的法案引起這兩大科技巨頭反彈,政府仍不會妥協。而澳洲總理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周六 (20 日) 表示,在 Facebook 禁止澳洲用戶分享新聞而導致緊張之後,目前已經重回談判桌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2日出席紐約時報主辦的線上會議,暢談包括財政刺激、調高公司稅率與資本利得稅、數位美元與比特幣等多項議題,以下為重點整理: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比特幣總市值突破1兆美元,無疑激起市場投資熱情,但還不等於滿滿的市場信心;這只會誘使套現,不會明顯改變持有結構與交易結構。比特幣價格接續走高,價格突破了4萬美元,更邁過5萬美元的門檻,總市值超過1兆美元,它是否正在成為一頭「灰犀牛」?
《金融時報》報導,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人氣上升,也許是一個新世界秩序的早期信號,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讓美國和美元在這個新秩序中扮演不太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