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觀光產業因為汙染比製造業低,被稱為無煙囪工業,但實際上碳排並不低,占全球碳排量約八%。從交通運輸、購物到住宿餐飲都各自有影響。政府本規畫旅宿業在今年七月一日實施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後又宣布延至二○二五年實施,殊為可惜。

最近有位客人在社群網路裡貼文,抱怨我們的 酒店 不提供客人牙膏牙刷等一次性備品,引起很多討論。批評和贊同的聲音約略六比四,比起一年多前類似的貼文是九比一,已經顯示趨勢上能接受的比例逐漸增加。

從二...

必須要釐清的癥結是,漂綠的問題,不在「多種樹」或「買碳權」等行為,而在於碳權交易的「市場失靈」。回到「世界經濟論壇」所列舉的兩種漂綠態樣,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在「資訊不對稱」下,所衍生的市場失靈問題。

「漂綠」是由表示人為刻意的「漂白」與象徵環境永續的「綠色」,所合成的一個新詞;用以說明企業、其他組織或政府,以某些經濟活動展示其對環境永續的付出,但實際上卻是反其道而行,甚至對於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

...

台灣必須心裡有數,要在二○四○年終結塑膠汙染,石化與對塑膠依賴高的產業勢必面臨政府去除對化石能源補貼,以及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帶來的碳價格之雙重成本遽增的壓力。台灣已經沒有陶醉在廉價塑膠的石油經濟舒適圈的條件,不清醒,二○二四年「全球塑膠公約」對台灣絕對會是一個災難!

全球的氣溫不斷飆升,為了降溫大家只好拼命開冷氣,然而冷氣排放會導致全球暖化加劇,造成惡性循環。近日,全球數十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及美國,正在磋商「全球冷氣承諾」(Global Cooling Pledge),計劃在2050年前,將冷氣相關排放量減少68%以上,這項承諾將於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中正式宣布。

行政院核定「國家 氣候變遷 調適行動計畫」,預計投入4,116億元,其中以 水資源 領域投入約2,067億元最多,希望確保民生、產業供水穩定,目標2036年前用水可滿足,整體備援自28%提升到50%。

印尼自二○一九年以來結合美國、中國、巴西及香港的跨國企業,為了採鎳已毀壞二點三萬公頃的森林,其中有些特許礦區的森林,生物多樣性極高,是碰不得的。

我國垃圾量逐年增高,但公有 焚化爐 陸續歲修導致「垃圾山」堆置情況嚴峻,為此, 環境部 近年推動固體再生燃料(SRF)將 廢棄物 燃料化,解決高熱值廢棄物處理、減少化石原料及燃料開採。但環團指出,SRF原料含有毒廢棄物,燃燒會製造空汙,卻發電效率若達25%,業者仍享補貼獎勵,痛批SRF根本是「假綠能」。

今年(2023)初英國衛報指控VCS認證的森林碳權近九成都是造假,一時間國外公司一片嘩然,擔心手上的碳權成了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