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在成員國間正反意見激辯之下,歐盟執委會終於在2日發布《永續金融分類標準》,將天然氣和核能認可為「過渡性」能源。此舉遭環團形容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漂綠活動」。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歐盟日前公布「歐洲晶片法案」將瞄準先進製程,企圖儘快在境內增加半導體自主產能,解決過度依賴亞洲的問題。我國經濟部表示,樂見我國關鍵產業受世界肯定,對於我國產業赴歐投資時,能得到相關政策協助與支持,表示歡迎,然台半導體產業赴歐投資設廠真的妥嗎?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前主席、法國能源管理局前局長等專家聯合發表聲明指出,核能不會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行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且難以快速帶來顯著效益。
編按:日前美通過「美國競爭法案」,雖納入多項支持台灣的條文,但授權美政府提供520億美元補助國內晶片生產,有學者指出,意圖讓台灣科技產業失去競爭力;近日歐盟宣布推430億歐元晶片法案,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也點名台灣地位重要。全球晶片持續短缺,台灣未來半導體佈局格外重要。
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宣布推出加速器,建立全方位的生態系聯盟,協助晶圓代工客戶將發想概念實作至矽晶產品。透過橫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矽智財(IP)、IC設計服務等合作夥伴的合作,英特爾看好IFS加速器將能協助推升客戶在英特爾晶圓代工平台上的創新,包括晶心科、力旺、M31等入列IP供應商。
編按: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疫情影響,導致通膨隱憂,美薪資飆升 美聯準會估計全年升息7次機率大增,在歐洲方面,19 個成員國的通膨率逐月攀升達到創紀錄的 5.1%,歐洲央行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但仍表示高通膨將在全年消退,不需緊縮貨幣;其他非會員國面對通膨則持不同態度。
美國薪資持續快速攀升,可能促使聯準會加快升息步伐,今年3月升息兩碼(50個基點),以及全年升息7次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台灣金融研訓院外籍特聘研究員傅長壽(Matthew Fulco)分析,虛擬貨幣發展方興未艾,但各國態度大相逕庭,新加坡對開發虛擬貨幣科技、理解區塊鏈、智慧型合約相當感興趣;南韓態度則比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