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自2020年開工、耗費新台幣17億多元的「南沙太平島港側浚深及碼頭整修工程」已完工,由於前總統陳水扁曾在2008年登島主持機場啟用儀式,並提出「以環境保護取代主權爭議,以生態存續代替資源掠奪」的「南沙倡議」;前總統馬英九也曾在2016年登島,發表「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外界關注蔡英文總統是否也會在卸任前登上太平島,主持這項重大工程的啟用儀式。

面對未來四年民進黨將持續執政,在「蔡」規「賴」隨下,預估其整體政策方向調整有限。然而絕大多數民眾更加關心期待的是,新政府在上任後,應該優先解決與其生活相關已經陷入沉痾的「舊」議題。

機師工會與長榮航空昨(28)日達成四項共識,長榮航允諾調整薪資、外站津貼及不直接聘用外籍駕駛為正機師;機師工會則允諾,在2026年5月31日前將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1月18日的記者會上台積電首席執行官(CEO)魏哲家表示: 「在AI相關的強需求等支撐下,2024年對本公司而言是健全增長之年」,台積電約7成客戶是蘋果及英偉達等美國大型IT企業。

在傳聞多時的大陸人行將降準以救市的行動成真後,出席香港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AFF)的各大投行集中的觀點認為,2024年各國經濟有望「軟著陸」,央行退出升息節奏,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則將引領全球經濟增長,中國、印度、東協成為三大經濟增長驅動力。

環境部24日宣布,2期空汙防治方案目標設定細懸浮微粒(PM2.5)2027年全國改善至13微克/立方公尺、中南部15微克/立方公尺。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直言,全國和中南部標準不一樣,「難道是南部人的命比較不值錢?」

衛福部長薛瑞元提出修法解禁代理孕母,國健署將提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解除受術對象限已婚異性夫妻,研擬開放單身女性、同性、代理孕母適用等相關規範,將在農曆年後陸續舉行二場公聽會,聽取各界對「人工生殖法」修法意見看法,公聽會後將有清晰修法方向與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