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經濟部能源局指出,政府已規劃至2027年長期電源開發方案,供電無虞。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全球因此來到經濟、社會、產業發展的轉捩點上,也讓2021年的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對此,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參加安本標準投信與《天下》雜誌共同舉辦〈全球變局 經濟前線〉2021年全球投資展望,提出明年的趨勢展望與投資對策。
《工商社論》指出,1980年代末期及1990年代,政府積極推動重大公共建設、徵收公共設施保留地、強化社會福利制度等重大政策,造成政府支出過度且快速膨脹;再加上擴大租稅減免範圍,以及稅收成長減緩甚至停滯,使得政府財政由平衡轉為赤字,債務不斷累積,財政健全已難企求!
綜合媒體報導,台灣櫃檯買賣中心週二指出,低利環境有利企業發債籌資,本地公司債與金融債今年發行規模已突破1兆台幣,預料明年仍可望維持充沛發行動能。
歐盟和中國即將達成各方等待已久的一項商業投資協定,其背景是布魯塞爾方面尋求讓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歐洲企業有公平的競爭環境。
中央銀行前副總裁、財政部前部長、現為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把從1979年以來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評論性文章去蕪存菁後,彙整成「論經議策」一書,分上、下兩册,由台灣金融硏訓院出版,24日舉行新書發表會。
近期於英國爆出的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目前正於歐洲各國持續擴散,亞洲也開始出現零星病例,使世界各國陸續對英國暫停郵件及入境。日本於25日傳出首例變異病毒確診案例,加上持續攀升的確診人數,使日本政府於28日閃電宣布鎖國,2021年1月底前除特定國家外,全面禁止外國遊客入境。
在這時無形資產就是智慧財產更加重要。過去四十年臺灣很多智慧財產問題懸而未解,我們一年付出兩千多億權利金,每年只收到十幾億到二十幾億的權利金。。過去四十年僥倖申請很多專利,但大部分沒有品質(Quality)與價值(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