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為協助企業儘早掌握自身碳排量,金管會日前公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卻挨批所訂碳盤查時程不接地氣。

編按:俄烏戰事膠著,各界緊盯對金融業衝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針對「俄烏戰爭與近期國際局勢對金融市場與金融服務業的衝擊與政策因應」專題提出報告,金管會評估台股雖然依舊穩健,仍祭出五大措施提前因應。

編按:中央銀行指出,俄烏衝突對台灣經濟影響溫和,金融衝擊尚可控制,但要擔憂將加劇國內通膨壓力,估計油價飆漲可能使今年通膨率增加0.5%至0.7%,經濟成長率下降0.3%至0.4%,至於台灣是否朝向停滯性通膨?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應該不會」。

大陸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目前已經開通5G基地台超過142.5萬座,5G手機終端連接用戶超過5.2億戶,世界領先、規模最大,今年將累計建成5G基地台突破200萬座,同時,也要為下一代通信技術6G的發展提前謀劃,做好部署。

編按:拜登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其他能源,英國隨即跟進腳步,表示將在今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此舉令通膨危機雪上加霜;在俄烏局勢引發的市場混亂之中,日元兌美元雖維持穩定。但如果考慮到原油等商品行情上漲,日元貶值的加劇程度可能刷新歷史新高。

《數位時代》整理報導,英、美兩大強國接連對俄羅斯祭出制裁措施,外界預估將影響石油油價和全球經濟,路透社先前就從6大面向剖析可能的影響,本文一次看懂:

編按:《日經》評論員梶原誠指出,隨著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持久不解,讓全世界正瀰漫著供應鏈可能中斷危險,原疫情世代加上逆全球發展,正在重建中的全球供應鏈布局,一場戰爭把一個「不願意面對的事實」攤在陽光下,即使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影響也不會消失。

中央銀行示警全球經濟面對四大下行風險,包括俄烏軍事衝突風險升高、原物料飆漲通膨更持久、貨幣正常化干擾與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疫情與氣候變遷加劇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