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根據哈爾濱市環保局公佈的數據,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環境空氣急劇變差,各項污染物濃度值較高,超標嚴重。

編按:月初(8日)美參議院通過《美國創新及競爭法》以提升美國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強化5G無線通訊技術,該案投資總額高達2500億美元規模龐大展示美國決心。美眾議院周一(28日)表決通過兩項法案,可望成為提振美國研發能力的核心立法,藉以因應中國大陸挑戰美國的經濟優勢。

一份美國太空總署(NASA)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參與的最新研究顯示,地球吸收的熱量在過去15年間增加幾乎一倍,成為全球暖化推手之一。

《工商時報》報導,自1994年我駐美大使丁懋時與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簽署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迄今已二十餘年,依據此一協定兩國將就雙邊貿易、投資定期舉行會議。這個協定原是對等的,但是在實行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從定期諮商變成後來忽開忽停,就可以明白。

台美TIFA會談中斷將近五年,將於本月30日登場,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臉書表示,會談主題供應鏈韌性包含晶片與安全資通訊產品,將是台美雙方未來合作取得進展的機會,同時,台灣爭取美國疫苗製造技術、建構產能以共同對抗新冠病毒,也可透過平台進一步凝聚共識。蔡英文總統也宣布將會與美方洽談疫苗等醫療物資簡化進口程序的議題,盼讓台灣疫情減緩、經濟成長,對印太和平發展有更多貢獻。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睽違近5年,美台TIFA將在30日復談,引發中方不滿抗議。白宮發言人莎琪今天強調,美台貿易投資關係十分重要,美國會持續強化與台灣經貿關係,也會繼續關切中國威嚇行徑。台駐美大使蕭美琴則表示,中斷多年後復談的TIFA將為雙邊經貿合作奠定重要基礎,期盼雙方逐步累積的善意和互信,能成為未來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的動能。

《自然》期刊於28日發表研究顯示,民眾接種如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後,可能能誘發體內長達數年之久的免疫反應,這些民眾或許不用再補打疫苗來對抗新冠病毒,但是年長者、免疫力低落或是曾吃能抑制免疫反應藥物的人例外。

彭博新聞社28日公布最新版「抗疫韌性排名」,由於獲取疫苗能力的差異,北美與歐洲國家大多列入前段班,而在全球53個主要經濟體中,台灣繼5月份從前段班掉至15名後,本月更慘跌到44名,幾乎墊底。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防疫排名慘跌,政府聽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