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未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各國都在力拼疫苗接種,目前歐美大國在成年人的接種人次已陸續達標,但近期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輝瑞(Pfizer)的新冠疫苗可能對青少年構成「更大的風險」,也因此有越來越多人呼籲當局重新考慮向兒童接種疫苗的計畫。
編者按: Delta病毒肆虐全球,使得原本預期能解封的歐美各國,又因病例大增而蒙上陰影。目前多數國家都在朝著快速注射疫苗,以達到全體免疫為首要目標,但牛津疫苗組 (Oxford Vaccine Group) 總監 Andrew Pollard 10 日指,由於 Delta 變種仍會感染接種者,群體免疫僅是「神話 (mythical)」。
綜合媒體報導,台灣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為台灣在歐洲國家成立的第一個以「台灣」為名代表處;歐美發聲明支持,陸堅持「一中原則」抵制。
聯合國氣候報告發現,南極頂部冰蓋崩塌和融化,成為海平面上升主要驅動因素。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在華府與日本國家安保局長秋葉剛男會晤,台海和平穩定再次成會談焦點之一。兩人也強調美日共同維繫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重要性,明顯劍指中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近日表示,中國目前是習近平一人決策,為台海帶來空前不確定性,美國會多方強化區域嚇阻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英國主席夏瑪今天表示,聯合國即將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以前所未見的明確措辭警告國際社會,氣候變遷加速的危險。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克拉瑞達4日表示,由於經濟持續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Fed可能會逐步撤回大規模刺激措施,預料Fed在2023年開始升息,且今年就會宣布將縮減量化寬鬆(QE)政策的規模。
儘管遭遇新冠疫情一波波衝擊,但全球經濟仍持續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中國首席代表5日表示,全球在2020年歷經經濟大蕭條以來最糟的一年後,組織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6%,有望創下全球幾十年來最高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