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疫情持續趨緩,各界開始期待警戒降級,但疫苗來得零零落落,新一批莫德納疫苗41萬劑昨日抵台,讓疫苗到貨量小增至526萬劑,指揮中心仍維持10月底希望達成6成人口接種至少一劑的目標,就算這「期待值」能實現,50歲以下的一般民眾今年恐怕接種無望。

第11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30日召開會談,對於雙方都關切的新冠肺炎疫苗議題,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明,本次會談有談到疫苗進出口程序簡化,我方也有提出疫苗的授權代工等供應鏈議題,美方也表示願就此繼續由工作小組討論。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苗在台灣如火如荼開始施打,但上月傳出數十名長者施打後不明原因死亡的事件,使民眾心生疑慮,導致疫苗施打速率降緩的窘境。到底施打疫苗會有甚麼副作用?各廠牌疫苗又有甚麼不同,以下是整理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周三(30日)警告,全球接種新冠疫苗的機會不均等,導致各地經濟復甦步調不一致,強調Delta新冠變種病毒對缺乏基本醫療必需品的國家很不利。

據《金融時報》報導,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負責人警告稱,雖然發展中國家尚未感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的全面經濟影響,但當世界主要央行縮減疫情時期的刺激措施時,這些國家將無法依賴其支持。

李淳認為,美國目前強調的是產業回流,創造就業;劉大年則說,TIFA只是架構會議,即使有談,也未必就意味雙方可以展開貿易談判;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專家史劍道更表示,剛結束的TIFA會議沒發生什麼重要的事情,工作小組會議對美國的戰略意義很小,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不願承諾任何事,因此貿易協定仍遙遙無期。

台美TIFA復談落幕,結論除了增加更多工作小組會議外,並沒有任何一方值得大書特書的具體成果。從會後雙方發布新聞稿對比,更可以看出,這是一場「台灣避談美豬進口、美國不提疫苗代工」的各自表述;看清台灣的「呼籲」,和美國的「要求」,才能掌握雙方在這次TIFA不足為外人道的底蘊。

美國聯邦參議員魯比歐等42位跨黨派參議員30日致函美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強調恢復美台TIFA對話的重要性,並要求戴琪將TIFA對話與建立磋商FTA的基礎列為優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