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1月通膨年增率竄升到7.5%的40年高點,聯準會是否加快升息步調引起關注。兩大經濟學泰斗桑默斯與克魯曼11日都對此發表看法,前者敦促Fed緊急喊停量化寬鬆(QE)計畫,後者認為沒必要祭出大幅升息的「震撼療法」。

《路透社》報導,市場似乎正在為美國3月大幅加息做準備,因此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會議記錄和決策者在未來幾天的言論將是關注焦點。歐洲和日本債券市場可能會繼續測試決策者控制借貸成本上升的決心,英國數據可能會揭示英國央行的下一步行動,穿梭外交將努力避免烏克蘭爆發戰爭。

美國警告俄烏戰爭開打在即,美股四大指數在上周五嚇趴盡墨,金管會也緊盯俄烏情勢,根據統計,至2021年12月底統計,台灣金融業在俄烏暴險額達新台幣2291.71億元,其中俄羅斯為2090.85億元較多,烏克蘭則為200.86億元,就業別分析,以保險業的1470億元最高。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分析指出,高通脹、能源成本急劇上升和經濟疲軟現在已經來了。計劃中的愚蠢增稅將使情況變得更糟。

路透調查的分析師認為,英國央行將以比先前預期更快的速度升息,以抑制通脹。分析師大幅上調了對消費者物價上漲的預估。貨幣政策委員會(MPC))近一半的成員投票支持升息至0.75%,使得下個月進一步收緊政策的可能性更大。

編按:由日中韓和東盟(ASEAN)各國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於2022年1月生效,佔全球GDP三成的巨大貿易圈的未來不僅關乎貿易和投資,還左右著地區的經濟規則和資本主義的應有形態。

日本前央行總裁一萬田尚登曾說過一句話:「日本銀行總裁不能像過去那樣超然物外。因為日本官廳中不僅有大蔵省,還有經濟企劃廳,並且還要努力取得國會方面乃至廣大國民的理解。如果不這樣做,至少‘應該保持中央銀行的中立性’等,而不僅僅是重覆學者書中所寫的東西。」

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黃健群分析大陸反壟斷的政經意涵,他指出雖然中共一再強調,推動反壟斷是為了維護市場合理競爭。但深入來看,中共推動反壟斷,特別是針對本土網路巨頭,有其深層的經濟政治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