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俄烏戰爭迄今沒有停止的跡象,對世界經濟帶來衝擊,俄國面對歐美制裁,恐讓俄經濟倒退30年;若戰事拖長,烏克蘭經濟可能崩潰,為避免戰事餘波,各國必然加速經濟安全作為。
朱雲鵬指出,全世界都受到FED利率影響,美國正常利率現在應該是13.8%,並不是FOMC公布的0.08%,通膨率7.5%更飆40年新高,但因美國正在強勁的復甦當中,不至於面臨停滯性通膨影響;而台灣通膨主因在資產價格,不是消費者物價,房價大漲造成國安議題的少子化現象,然而房價和物價兩項民生大事都被官方長期忽視
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價格上漲,進一步加重全球通膨壓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會加劇長期高通膨的威脅,帶來更多停滯性通膨及社會動盪的風險。楊金龍不諱言,台灣不會發生停滯性通膨,但輸入性通膨壓力也增加了,今年貨幣政策確定朝向緊縮方向,至於升息時點仍看三指標及全體理事會議的決定
俄烏戰事國際能源價格飆升,帶動通膨率雪上加霜,國發會主委龔明鑫14日表示,用「最差的情境」來看,若油價漲至每桶128美元,預估影響我國GDP成長率0.37個百分點;若油價到年底漲3成,將推升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0.6個百分點,代表通膨率很可能突破2.5%。
經濟評論家馬凱撰文指出,停滯性通膨乃經濟學家最大夢魘。因為自凱因斯草創總體經濟學以來,一向最困擾人類社會的經濟衰退與失業似乎已求得萬應靈丹。要政府打開金庫撒錢從事公共建設與購買活動,快速注入活水就會讓經濟重燃興旺火苗。但若衰退失業與通貨膨脹一時並至,既不能撒錢擴張穩需求,又不可收緊銀根升息以平物價,一時間進退維谷,弄成不知如何收拾局面。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議開幕的政協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到台灣問題,引發外界各種臆測,不過10日在政協閉幕式上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政治決議》明確表示,大陸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
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以領先不到一個百分點的些微差距,當選韓國新總統。勝選後,就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雙方認同美韓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的關鍵,拜登強調美國保衛韓國的承諾,期待美韓就全球挑戰深化合作。
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不諱言表示,因為匯率干預涉及利益者眾,,央行也未必願意放手,「目前似乎只能靠美國的壓力。」畢竟,「央行這兩年還有理由跟美國說,干預匯率是因為國際熱錢太多、或供應鏈移轉等等,但等疫情過後,央行就沒有這些理由了。」,他也認為「台灣政府,應該要學會怎麼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