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參議院批准川普的全面減稅和支出法案,經過數天的辯論和通宵會議,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以微弱優勢 51 比 50 票通過,該法案將削減稅收、減少社會安全網計劃、增加軍事和移民執法支出,同時增加 3.3 萬億美元的國家債務。

香港社會民主連線(LSD)於6月29日宣布解散, 理由 是北京方面「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沒有公眾抗議,沒有警方幹預,也沒有法庭上的戲劇性事件,但代表性意義深遠。 民權運動在最終聲明中 呼籲香港居民 「以自己的方式」維護自身價值觀。這個訊息反映了政治表達方式的轉變,雖然不那麼明顯,但仍然存在。雖然傳統的行動主義已經消退,但核心的民主理念在私人和非正式空間中仍然存在。民權運動的關閉不僅標誌著一個團體的終結,也標誌著公民生活更廣泛的轉型。公開辯論或許已經消退,但對這些理想的記憶依然存在,並由那些致力於銘記這些理想的人傳承下去。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對我們過去所熟知的全球經濟的戰爭遲早會從貿易蔓延到其他領域。果然,下週他的貿易戰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屆時他的「解放日」關稅計劃將生效——我們剛剛目睹了第二條戰線上的第一場小衝突,那就是稅收。

2021年,以七國集團(G7)和經合組織(OECD)爲首的國家就如何改革國際公司的稅收規則達成了妥協。未能更新旨在避免雙重徵稅的舊雙邊稅收協定網路,往往導致雙重不徵稅的情況,...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1日公布美國與歐元區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美國維持擴張步伐,創下2022年5月以來最高紀錄。但同日公布的ISM數據顯示,因訂單和就業萎縮加劇,美國6月ISM製造業連續四個月萎縮,美國製造業低迷的局面持續。

標普全球最新報告顯示,...

FT-Booth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擔憂總統出臺的相關措施及其對央行的批評。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美元計價資產作爲避險工具的角色感到或多或少的擔憂。英國《金融時報》調查的經濟學家警告稱,唐納•川普「驚人的財政政策揮霍」以及對美聯準獨立性的攻擊,有可能削弱美國作爲外國投資者最終避風港的地位。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下屬的肯特•A•克拉克全球市場中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九成受訪經濟學家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歐盟願意接受與美國達成的一項貿易安排,包括美國對歐盟的許多出口產品徵收10%普遍關稅,但歐盟希望美國承諾降低對製藥、酒類、半導體和商用飛機等關鍵行業的關稅。

歐盟還爭取美國給予配額和豁免,以實質降低美國對汽車和汽車零組件徵收的25%關稅,以及對鋼鋁徵收的50%關稅。這些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負責歐盟貿易事務的歐盟執委會認為,雖然這種安排略微偏向美國,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

上次有國家擠進核武器國俱樂部已是近20年前的事情了。美國總統川普用上週末轟炸伊朗三處核設施的做法,立誓關上這個俱樂部的大門。

川普先發制人的打擊行動能否奏效還難以預測,因為打擊和隨後達成的脆弱的停火協議都是剛發生不久的事情,但一個陰影已經逐漸產生,那就是伊朗以及其他國家將從這件事中得出與白宮預期截然不同的結論:在一個充滿威脅的世界,擁有核彈是唯一的防衛手段。

朝鮮是上一個擁核國家,它從未面臨過這種打擊。...

美國正與四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名單中包括台灣、南韓、越南跟印尼

距離美國總統川普恢復對等關稅政策的最後期限只剩不到10天,許多國家正緊急與美方協商,希望能在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避免被課徵更高的進口稅率。不過,儘管看似進展熱絡,外界普遍認為這波談判結果,恐怕難以達成川普原先承諾的「全面貿易改革」目標。與此同時,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 美國正與四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名單中包括台灣、南韓、越南跟印尼。

90天談成90個協議恐打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