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氣候之家報導,紐西蘭政府官方顧問提出2035年碳預算建議書,但批評者表示,其內容對畜牧業太過輕放,且過度依賴國際碳抵消制度。

根據聯合國的土壤污染報告,全世界糧食有 95% 來自土壤,但如今土壤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全國三級警戒本周六就要滿一個月,各行各業面臨寒冬,許多人都在期待疫情受控後可以開始降級,促進復甦。台大公衛預醫及流病所教授陳秀熙指出,警戒降到二級有四個前提,其中醫護人員接種達七成、口罩及社交距離落實九成,已經達成,若未來一周能達成四項前提,或許可望在兩周後降級。

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高,儲能設備成為能源轉型重要配套,對此台電重啟評估多座大型抽蓄水力發電,由「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今(2021)年率先啟動環評。

英國超過六成民眾打了疫苗,百分之四十四點二人口打完二劑新冠疫苗,但過去一個月英格蘭地區四十二名患者死於Delta變種病毒,有十二人已打完二劑疫苗,占百分之廿九。科學家警告,英國可能面臨第三波疫情,到了七月中,每天新增病例恐超過八萬例。

台灣新冠肺炎疫苗大缺貨,政府近日已開始針對新年度冠疫苗編列採購預算。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昨(13)日建議,由於歐美大廠因應病毒變異,正在開發第二代疫苗,台灣此時應爭取採購國際大廠2、3,000萬劑二代疫苗,再連同今年缺少的新冠疫苗一次打包買回台灣。

今天是台灣新冠肺炎疫苗開打以來最大規模接種,但AZ疫苗來自日本捐贈,而非政府採購。專家表示,很多國家已積極採購二○二二、 二○二三年的疫苗,南韓、新加坡更爭取代工,反觀我國,今年只買六成人口所需,到貨量又低,更不用說討論明後年需求,若再不超前因應,預期明後年仍鬧疫苗荒。

針對各縣市以設籍與否進行長者接種疫苗分流,有立委擔憂造成長者返鄉打疫苗的情況。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住在新北市的長者不論是否設籍新北,一定能依序接種疫苗;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則強調,為了避免長者跨區施打疫苗,已要求里長等拒絕讓沒有居住事實的外縣市長者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