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以超高效率來推動「智慧型國家」願景,但該國近期進行「巡邏機器人」測試,卻引發侵犯隱私的疑慮。這款機器人將在街頭四處巡邏,糾察抽菸、未保持防疫社交距離等「社會不良行為」,並會對不良行為人發出警告,此項測試加深國民對科技入侵的不安。
編者按: 實體書店是各國的文化的聚集地,但近年電商平台崛起,實體書店的銷售量被打得落花流水,關鍵就在於如亞馬遜等平台幾乎免費的送貨服務。近日來,為了保護實體書店免與亞馬遜競爭,法國立法者將審查一項法律草案,要求最低書本運費,將實體書店與線上書店置於同起跑線。
科技巨擘谷歌(Google)今天宣布,將調整旗下購物、交通等工具,包括提供汽車廢氣排放量較低的行車路線,和線上購物選擇節能電器,讓氣候變遷議題走入使用者日常生活。
美國債務大限將至,但國會兩黨仍僵持不下。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5日警告,如果國會未能在兩周內解決聯邦政府的舉債上限問題,美國發生債務違約可能讓經濟跌入衰退。
經過半年多的檢視,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當地時間4日的演講中定調,拜登政府接下來的對中貿易政策或將再出重拳。戴琪指出,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等行業的巨額補貼,已損害美方和世界的繁榮,美方不排除展開「301調查」。至於企業高度關注的關稅問題,美方可能加徵新的關稅。
我們自1970年代以來逐漸耳熟能詳的氣候變遷,近年來已經變為氣候危機或氣候緊急狀態了。
諾貝爾物理獎5日公布,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Giorgio Parisi)共享殊榮,因為他們的研究有助於解釋和預測自然的複雜力量,包括讓人類更理解氣候變遷。
編者按: 前臉書員工法蘭西絲.豪根(Frances Haugen)日前透過《華爾街日報》揭發臉書演算法失控真相的關鍵,她也於本月5日在華府向參議院聽證會作證,除了重新提出種種文件事證,指控前東家Facebook「為富不仁」,明知其社群演算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民主政治的理性運作造成嚴重的極化傷害,但以全公司仍以創辦人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的意志為絕對,使盡全力慷全民之慨來透過爭議、甚至犯罪性的觸及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