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數位時代到來,全球資訊交流快速的同時,社會沒有走向理想中的多元包容,反而意識形態升起,趨於兩極。這樣的環境如何形成?我們又該如何自處?讓政大財管系教授周行一來分享他的觀察與論點。

《中國時報》整理報導,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美中首次高層戰略對話於3月18-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雙方在開場白的脣槍舌劍引發關注。本報特別摘錄美中雙方的開場白全文,有助讀者了解美中雙方的基本立場,也替這場歷史性會談留下見證。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80年11月,至今已超過40年,當時成立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多年來在台灣一直扮演保護消費者的重要角色。

經濟部擬於明年開徵耗水費,據了解,經濟部已向行政院建議,以每月用水超過1萬度以上作為課徵對象,水利署調查,每月用水逾1萬度包括石化、造紙、光電、電子、鋼鐵業等五大產業,還有部分食品業、紡織業,及國營事業的台糖,共計1,817家廠商,每月用水量占比達4成1,是首當其衝要被納入徵收對象。

王銘義總編輯於《中國時報》撰文,中國外交部經常被大陸網民戲稱為「魔法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MOFA簡稱的諧音),兩任魔法部的外交掌門人楊潔箎、王毅,上周末在阿拉斯加與布林肯、蘇利文舉行中美戰略對話,雙方激烈交鋒,劍拔弩張,為美中建交42年的互動格局,掀開歷史新頁。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昨天向對岸提出三個呼籲及研議推動的三大工作,並宣布即日起恢復大陸人士來台從事商務履約或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的申請。

《路透社》報導,美國和中國18日舉行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首次高層面對面對話,雙方尖銳指責彼此的政策,在會議一開場這兩個全球競爭對手就罕見地公開展現兩國關係嚴重僵化。

大陸國台辦等11部委17日聯合公布「農林22條」措施,強調將提供台資企業在土地、金融、參與基建及開拓內銷等方面支持,以及參與城鄉冷鏈與物流等產業,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投資水產等捕撈作業。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這是推進「十四五」規劃具體舉措,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