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輿論開始關注鄭州這場天災到底有多少人禍成因,另一種檢討的聲音,則是質疑鄭州的「海綿城市」建設。

本週抵達巴西南部和東南部的極端寒流可能讓一些人質疑地球是否真的在變暖,而這是不容置疑的,有強烈跡象顯示,寒流正因持續的氣候變遷而加劇,巴西多地屢創低溫紀錄。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加密貨幣成了私人貨幣的新狂野西部,政府決不能放棄其在確保貨幣安全和可用性方面扮演的角色,必須加以控制,同時必須推出自己的央行數位貨幣。

最近許多新聞都出現「千年一遇」,描述氣候創紀錄的極端異常現象。美國、加拿大酷熱,美西創紀錄高溫,西歐近日跨國大洪災,德國幾天內下了兩個月的均雨量,總理梅克爾都找不到適當德文形容驚人的災難。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空氣汙染正對人類的健康構成重大威脅,而且這項風險還和財富有關。最近的一份研究顯示,印度赤貧人口因空汙而喪命的風險,要比最富裕階層高出9倍,凸顯出一種新的汙染不平等指數。

美國聯準會(Fed)7月維持基準利率區間於0%至0.25%之間不變,也將繼續執行每月1,2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QE)措施,並認為經濟已朝「長足進一步進展」的方向前進,暗示已更接近縮減QE。主席鮑爾也證實,本月已開始討論縮減QE的時機、速度及組成,但還沒做成決定。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為支撐經濟民生,各國央行與政府緊密合作,共思對策,加上此刻政治人物對貨幣決策者的要求不斷升高,種種新局勢與變化促使各央行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與角色。

富比世雜誌(Forbes)2012年評選的全球最有權勢者排行榜中,當時的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名列第六,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排第八,兩人的排名都高於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