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社團法人媽媽氣候行動聯盟今天公布台灣社會大眾對氣候變遷危機認知程度,有88.5%⺠眾感到氣候變遷正在發⽣,48.6%認為台灣氣候變遷表現不夠好。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即將召開,環保署長張子敬投書美國媒體表示,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和國際夥伴並肩合作,共同實現淨零轉型全球氣候行動。
央行理事們鷹派、鴿派立場鮮明,鷹派認為,台灣的經濟成長與勞動力市場穩健,而且核心CPI仍然高企,為了拔除通膨的黏性,必須升息1碼讓民眾的通膨預期定錨在2%左右,才能軟化物價僵固性。不過,鴿派認為,美國聯準會在11月升息3碼,對全球景氣最敏感的製造端已現疲態,而且逐漸傳導至需求端,此時再大力升息,恐令企業與民眾負擔過大。
國道1號汐止南下匝道,昨(1)日因大雨造成土石崩落,今(2)日一早施工單位持續開挖中。沒想到,該路段稍早再度大坍方,一輛卡車原停在國道先前坍方處,旁邊土石坍塌,連帶路燈倒下,壓到車子,所幸無人傷亡。
新北市2019年加入國際倡議「 脫煤者聯盟 」(The 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PPCA),預計明(2023)年邁向無煤城市,今(2日)宣布提前達標。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6日即將在埃及登場,地球卻傳來壞消息。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10月26日 發布 《溫室氣體公報》(Greenhouse Gas Bulletin),2021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三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都創下新高,甲烷更是連兩年創下最大增幅。
環保署2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由於國內有多個園區正在環評,預期會增加空污排放,因此需要使用電動車等抵減量,期能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加速空污防制策略推動與解決開發單位增量抵換需求。
製造業週期下行帶動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筆電的拉貨量縮減,庫存去化週期拉長,市場預估明年全球筆電銷售量將下跌23%,甚至低於疫情前的水準。在高通膨、強勢美元的夾殺下,筆電的前景或許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有回溫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