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欲振乏力、庫存高企! 估明年全球筆電需求將大減23%

製造業週期下行帶動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筆電的拉貨量縮減,庫存去化週期拉長,市場預估明年全球筆電銷售量將下跌23%,甚至低於疫情前的水準。在高通膨、強勢美元的夾殺下,筆電的前景或許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有回溫機會。

TrendForce表示,2022年第四季全球筆電出貨量恐將下滑至4,290萬台,季減7.2%,年減高達32.3%,低於疫情前同期水準;除此之外,市場需求受庫存調節、俄烏戰爭與高通膨等負面因素衝擊,進而導致2022年筆電市場出貨量再度下修至1.89億台,年減23%,且上、下半年出貨比重53:47,是近十年來首見頭重腳輕的態勢。

根據調查,目前筆電市場之結構性供需失衡問題仍未解,故今年出貨量呈現逐季遞減的趨勢,預期終端整機去化至少延續至2023上半年。

TrendForce認為,待現階段庫存壓力逐步回歸健康水位後,明年第2季Chromebook可能是首波需求回溫的產品,傳統的週期性成長動能可望重返市場,出貨量將較2022年的1,444萬台小幅回升至1,620萬台。

承上所述,消費與商用型筆電市場將持續承壓,儘管前者需求歷經五個季度的調整後,旺季動能有望扮演要角,加上新款CPU導入助瀾,預期2023下半年消費型筆電出貨將會重返傳統旺季需求軌道,但全年格局上仍難逃衰退;而商用型需求面臨企業疫情後以及美元升息導致企業融資借貸利率升高,進而調節資本支出縮編、裁員等狀況,下跌幅度將更甚消費型筆電。

此外,疫情的紅利效應雖然逐漸淡化,導致2022年高階筆電市場的成長力道略有衰減,TrendForce仍觀察到如電競型、創作型筆電依舊是金雞母。面對全球筆電出貨量逐漸回落的困境,高毛利的細分市場更加脫穎而出,筆電大廠及Intel與Nvidia等處理器品牌無不競相拓展,藉由高規格、客製化等方式提升消費者使用體驗,同時刺激市場的潛在需求,成為未來得以持續成長的筆電類別。

然而通膨壓力與地緣政治仍是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因子,首當其衝在消費性電子領域上,筆電市場未來的出貨規模仍需密切參照相關變動。不僅如此,考量中國20大後仍採取強硬的疫情清零作為,以及美中間的關係角力,供應鏈策略也是各大廠商著眼處。據TrendForce觀察,基於筆電零組件繁瑣且龐大的產業聚落特性,目前只有美系大廠積極推進其於越南的生產佈局,即便去中化的產業鏈重組萌芽已久,短期內仍有待品牌及ODM廠著手推動。

而全球經濟持續逆風,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3年經濟成長率約2.7%,較2022年再下調0.5個百分點,將是20年來最嚴峻的經濟寒冬。整體而言,TrendForce預估,2023年全球筆電市場暫時沒有明顯回溫跡象,即便出貨量年減幅度雖然收斂至6.9%,但僅僅只有1.76億台。

相關新聞

根據金融時報與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考量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不允許賴清德過境紐約,原先傳出8月的過境安排因而推遲。目前為止,...
美歐27日宣布達成貿易協議,美對歐盟進口商品課徵15%關稅,歐盟則承諾採購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且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不過,...
美國聯準會 (Fed) 獨立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22 日) 對 Fed 主席鮑爾的持續攻擊升級,...
在港元、美元之外, 香港穩定幣法案中提及可以與離岸人民幣掛鉤,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供想像。摩根士丹利研報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