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水水台灣】

保護海洋多樣性 聯合國大會近70國簽署公海條約

聯合國保護世界海洋多樣性的公海條約(High Seas Treaty)今天獲得67個國家簽署,往扭轉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對脆弱海洋生態造成的破壞再邁進一步。

延伸閱讀1: 國際條約對台灣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影響及挑戰

延伸閱讀2: 生物多樣性危機!科學家如何藉eDNA技術保護海洋物種?...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難保2,甚至保不住1.5。央行21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46%,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預估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同時有三大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金融前景,恐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力道。這三大變數,一即主要央行貨幣緊縮的累積效應及高利率的持續期間;二是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升高;三是全球經濟零碎化發展。

 ■主要央行貨幣緊縮外溢

 ...

經濟部即將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二期選商規則草案,立委洪申翰與環團昨(1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將「環境及社會承諾事項」納入評選項目,以避免離岸風電形成「重財力、技術」卻「輕生態」。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退而不休,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海洋永續趨勢,再跨入「藍能」新領域,與四十年老友、藍色經濟理念倡議人Gunter Pauli共同發起,與台灣產業界攜手打造零碳排遊艇,並建置Porrima未來船供應鏈,同時亦偕緯創投入風能發電商機,與德國Skysails共同開發新技術。

國防部公布偵獲共機103架次,為近期新高。正在訪美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除表示關切,也於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演說,提出「3D戰略」並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與自由民主制度;他並強調,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而是基於憲法跟兩岸人民條例,他堅決反對一國兩制,也堅決反對台獨。

新任環境部長 薛富盛 面臨諸多挑戰,首要面對的議題即為備受爭議的四接 環評 與碳費機制。他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每個環評案件都很重要,不會特別針對某案提出討論,至於碳費機制,薛富盛表示可能會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納入考量,不希望開徵碳費導致「綠色通膨」。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環境部昨(14)日公告修正「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自明年起,排碳大戶辦理碳盤查,改採盤查、查驗分流辦理,應在4月底前登錄盤查資料、10月底前上傳第三方查驗結果,並新增保密條款,保護企業營業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