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世界銀行上調大陸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預料2024年GDP增長4.9%,2025年GDP增長4.5%,分別較6月時上調0.1及0.4個百分點,主因是近期大陸政策放鬆、短期出口將保持強勁,而房地產業好轉或要到明年底才會出現。若財政支出高於預期,加上穩定房地產業的政策更果斷,可能會使增長預測高過目前的基線預測。

2024年,台灣經歷重大社會與政治變局,也面臨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挑戰。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國內政策的深層結構性問題,也突顯台灣在全球政治、經濟脈絡中複雜的角色。回顧過去展望2025未來,促進政黨間合作、推動政策的延續性與可行性,將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關鍵課題,健全的公共政策與制度檢討,才有機會凝聚社會共識,在動盪中尋求穩定。

韓國濟州航空7C 2216航班29日發生大規模空難,在務安國際 機場 機腹著陸,衝撞機場圍牆爆炸造成179人死亡,僅2人獲救,初步分析認為空難與鳥擊有關。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倖存的33歲李姓男空服員可能有全身癱瘓等後遺症,事故發生始末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媒體也整理出這次空難的5大關鍵疑問。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6日宣布有關亞資中心相關政策,向市場進一步釋出利多。至於金管會預計要推出TW-ICS第四階段、及重啟「數位保險公司」兩項政策,時間點可能落到31日。

台北地檢署起訴 京華城 及 民眾黨 政治獻金案, 柯文哲 等11人被起訴,5人移審台北地院。合議庭於26日晚開庭,民眾黨組織部當日發出動員令,號召支持者到北檢外聲援柯文哲,民眾黨公職也到現場靜坐,27日凌晨裁定柯文哲等5人交保。

UberEats與foodpanda兩大外送平台結合案確定喊卡。公平會25日指出,兩大外送平台結合後,市占率將突破9成,且UberEats不受競爭束縛,對市場造成的限制競爭疑慮遠大於整體經濟利益,也無法透過結合矯正措施確保維持競爭,因此禁止結合。

立法院會24日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包括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在內的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全數遭封殺。對此,台灣人權促進會呼籲停止政黨幫派化鬥爭,正式憲政危機,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則指出,憲法法庭若停擺,最後受到傷害的將是人民的權益。

徐瑾:消費主力的京滬也撐不住了。刺激消費有用嗎?東亞爲什麼不喜歡消費?不同世代對經濟感受也不同,中年人不得不忍受,年輕人最爲無望。經濟口號和女生的服裝一樣,七八年一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