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因為菲律賓板塊及大陸板塊的擠壓,台灣是地球少數擁有百座超過三千公尺高山的島嶼,這座天然的山脈屏障,替我們削弱了颱風的侵襲,但也因為高山的地形效應,讓我們每場颱風所帶來的雨量遠超過和我們地形非常類似的菲律賓及日本。還在長高的山,破碎的地質,陡而急的河川,加上強降雨及頻繁的地震,山崩、地滑、土石流、河川沖刷、橋樑斷裂、海岸侵蝕等災害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根據世界銀行的評比,台灣有百分之七十三的人會遭受到兩種災害的威脅,...

太陽花學運是一場改寫歷史的運動,改寫了學運史,也改寫了社運史,更開創了以占領憲政機關為手段的新社運模式。

但既是模式,就可能出現模式效應。太陽花才撤出立院議場不到一天,就爆發上千民眾包圍台北市中正一分局事件,即是太陽花效應的立即發酵;可以預料,往後任何一場社運,都有可能受到此一模式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以後再出現類似大埔徵地、美麗灣開發、國光石化興建與恐龍法官判決等事件,...

珍重再見

記得二年多前受陳冲院長之命由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轉任內政部部長也是這初春的時期,從一個小部會轉任這號稱天下第一大部的內政部,確實是項挑戰。不論是立法院的備詢或平日政務的推動,非得要有三頭六臂方能游刄有餘。所幸內政部在歷任部長調教下,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同仁素質優秀的團隊,二年多來我們完成了許多關鍵性的政策與計劃,贏得社會的認同與長官的嘉許,在一片低迷的民調中,我們永遠一枝獨秀,獨佔鰲頭,為此我要深深的一鞠躬,...

二○一三年七月,「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擘畫舉辦了「第一屆余紀忠講堂種籽營」。甄選四十六位來自產、官、學和社團,年齡在五十歲以下的菁英分子,在為期一個月的講習期間,參與基金會多年的導師們與所有的種籽學員,相踵繼續「公與義」與「實在年代」的倡議,舉辦「種籽營」可算是基金會為台灣找尋出路所推出的第三部曲。這個新階段的基調自然不只是要「坐而言」,更強調要有「起而行」的行動力。

余紀忠講堂種籽營的籌辦,來自想為停滯的台灣付出一些心力的發想。...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國立中央大學共同舉辦的「余紀忠講座」將於十二月十七日於中央大學大講堂登場,今年邀請到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德威擔任講座,圖書館並安 排「王德威院士書架」揭幕儀式,讓中大師生和臨近高中生有機會親炙大師的丰采。

曾榮獲1994年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的王德威院士,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專家,旅居美國長達二十餘年,致力於華文文學研究推動,...

極權國家領導人過世後,人民通常被迫要世世代代紀念他;但民主國家領導人過世五十年後,人民仍然熱中主動紀念他,全世界大概唯甘迺迪一人。

五十年來,回憶或研究甘迺迪的書有四萬多本;有關他的電影、電視與紀錄片也不計其數,他是學術研究與大眾文化永遠不褪流行的主題。在政治上,「甘迺迪」更是一個代名詞或形容詞,柯林頓、卡麥隆以及歐巴馬等年輕魅力型政治領袖,都被人比喻為甘迺迪。當然,他創造的「卡美樂神話」,更像亞瑟王與圓桌武士的傳奇一樣,...

從96年底 兩廳院開始「藝術零距離」圓夢計劃,讓偏遠地區學校及從未接觸藝術的弱勢族群有機會到兩廳院,或縣市演藝中心聆賞節目。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原住民孩童教育議題,繼去年台東豐田國小100位師生觀賞以色列舞台劇「森林王子」後,今年我們以北台灣為重心,邀請新北市大成、東山,與桃園介壽、三光、義盛,及新竹尖石、陸豐、清水、瑞峰等國小及台北市中山國小特教資源班學生,並特邀原住民族人文關懷協會理事長陳士章推廌原住民重點學校,...

總統與科員有何不同?科員謹小慎微,也拘泥於細節;但總統卻必須大開大闔,絕不能瑣瑣於國政。但馬總統對國是會議的處理,卻顯然拘泥瑣細如同科員。

馬總統的拘泥之一是拘泥於體制。他不但質疑「有現成國會,還要到體制外開國是會議,體制還要不要尊重?如果要的話,要如何分工?」同時也認為一九九○年之所以要召開國是會議,是因為當時國會未全面改選,正當性不夠,而且其目的是為了修憲。

但誰說有體制內國會,就不應召開體制外國是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