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葉銀華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是否參考歐盟、美國加州、韓國的經驗,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一直是討論的焦點。此套系統須建立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制度,排放額度免費核配、拍賣、配售與交易制度,其預期效果比碳費大,但交易價格可能會被操縱。就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影響範圍大,有賴環保署、金管會(交易制度)、財政部(碳費)、經濟部的合作,需要行政院出來整合與協調!
...
世界衛生組織(WHO)十八日將召開執委會,國際專家組成的獨立小組預計在會中提出的報告指出,對於世衛判斷病毒大流行能力「嚴重受限」感到震驚,並認為中國去年一月應可實施更好的公衛措施。
衛福部長陳時中18日證實,發生院內感染的就是衛福部立桃園醫院(部桃),而該院再新添1名護理師染疫。有鑒疫情發展比過往迅速,陳時中宣布六大行動管控,指揮中心及專家將進駐部桃,成立「前進指揮所」,惟他否認「螺絲鬆了」。另疫情擴大,今年新竹燈會恐停辦!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在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比上年增長2.3%。中國較早抑制新冠疫情,投資等企業部門拉動經濟復甦。或在全球主要國家中唯一保持正增長。
編者按:萊豬已於110/1/1正式開放進口,但爭議卻沒有因此降溫。從食品安全到外交政策,政府至今還未給出全面讓人民理解信服的說明,到底萊豬進口後台灣換到了什麼?抑或是失去了什麼?
「萬物皆有毒,劑量和暴露量決定毒性。」台大毒理學教授姜至剛17日指出,依國內的美豬萊劑殘留容許量標準,以60公斤成人換算,每人每天吃6公斤豬肉、1.5公斤豬肝或腰子才可能超標,且超標離中毒仍有一段距離;但政府仍應做好標示,讓民眾想避免食用時,有選擇不吃的權利。
我國二○一九年展開為期十年的第三期太空計畫,科技部長吳政忠昨宣布,美東時間今年一月廿一日將發射兩顆國產人造衛星,第一顆是中央大學製作的「飛鼠」,用於觀測電離層電子濃度,偵測地面無線電通訊受干擾情形,有助改善GPS誤差,提升行動導航功能;第二顆是民間公司騰暉製作的「玉山」,能追蹤全球船隻航行軌跡,增進交通安全。
據《中央社外電》報導,美國一項新法關閉了全球洗錢和逃稅行為一條重要管道,因新法要求美國空殼公司必須向當局揭露所有人身分。這類公司被用來藏匿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財富。安侯法律執行顧問翁士傑指出,已經或未來打算投資美國公司的台商,都必須揭露實質受益人身分,否則將面臨行政、刑事雙重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