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近年森林碳匯議題受到矚目,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各種方式仍難以削減的碳排,將由碳匯達成碳中和,「森林碳匯」就是選項之一。

美國聯邦參議院7日通過其「氣候和醫療保健支出計劃」,將立法提交眾議院,讓總統拜登在11月關鍵的中期選舉之前取得重大立法勝利。

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將在2024年的年報上揭露因應氣候風險及溫室氣體排放等,包括碳定價、碳抵換或再生能源憑證額度、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情況。

澳洲 今天在新法案中進一步削 減碳 排放,企圖擺脫長達十年的 化石 燃料成癮、氣候行動落後的臭名。

法新社報導,澳洲眾議院議員以89票對55票通過擴大減排法案,在2030年前,將碳排量減少到比2005年排放量少43%,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預計法案將於9月最終在參議院獲得通過。

澳洲電力重度依賴煤炭,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出口國之一,中間偏左的勞工黨政府5月上台後,承諾採取更迅速的行動遏制全球暖化...

中國大陸為報復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來台,3日宣布暫停對台出口天然砂,經濟部水利署4日表示,河川疏濬每年均超越目標量,3日邀集相關單位討論後,將以北部及東部增量150萬噸方式因應,推估目標量加計增量,今年度共可提供約4,885萬噸砂石成品。

歐洲議會於今(2022)年7月通過執委會的提案,在《歐盟分類法》(EU Taxonomy)下,將天然氣、核能正式列入過渡性的「永續經濟活動」項目,未來得以接受永續資金的支持。歐盟執委會強調:「氣候中和是我們的目標和法律義務,我們致力於使用所有可用工具來擺脫高碳排的能源」,顯見歐盟藉由天然氣、核能轉型的企圖心已十分明確。反觀台灣同樣宣示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但被問及是否有可能重新將核能列為能源選項,經濟部卻表示,台灣已走進民主社會,任何新的能源形式在台灣要使用,都要經過民主選擇。

加州政府官員今天表示,該州今年最大野火在北部近俄勒岡邊界肆虐第5日,搜救隊在火場中再找到2具遺體,死亡人數增至4人。

七月三十日是聯合國「國際友誼日」。友誼,是人類團結的基礎,也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世界各國透過友誼與合作,彼此互助與分享人文的精神,共同研討人類當前的存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