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陳美融指出,2030年全球碳排必須減半,才能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目標。台灣許多企業為價值鏈上游的製造代工,必須能精準計算排碳量,才能設定淨零碳排目標,進而努力去達成目標。
苗栗縣 石虎 最新調查穩定族群約350隻,縣府今年編列836萬元獎勵 生態保育 ,其中「友善 農地 給付」項目,縣府還幫參加農友採樣381項農藥殘留安全檢出,石虎掛保證好生態有助農產銷售,創造多贏局面。
立法院院會今三讀通過再生 水資源 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加強要求開發單位使用一定比例再生水,以擴大使用系統再生水之範圍,不限於特定地區。
財政部官員昨鬆口願意評估碳稅推動的必要性,但仍強調碳費先行。環團表示,評估過程應落實資訊公開,並盡快提出徵收碳稅時程,甚至擬訂碳費「落日條款」;學者認為,碳費使用有專款專用限制且費用又低,必須徵收碳稅才有 減碳 誘因,結合減稅配套也可降低企業衝擊。
聯合國自2000年提出「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繼2015 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到近來的2050年「淨零碳排(Net Zero)」,顯見因應氣候變遷、追求永續發展,成為國際社會間愈來愈強的共識。
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天表示,將透過公私協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城市、社區防災韌性,以促進經濟成長,提升整體社會福祉。
天氣逐漸炎熱,家戶紛開冷氣降溫,加上在家上班上課數量增加,讓用電量持續增加。台電預估27日尖峰用電量3,550.0萬瓩,維持在4月用電相對高的狀態,供電燈號持續亮出供電吃緊的黃燈。
國發會於3月30日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以下簡稱「淨零路徑」),訂定出我國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之行動計畫,使台灣的淨零排放方向因此更加明確、具體,此點應予肯定。然與先進國家作法仍有相當大差距,不免令人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