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基金會於11/11(六) 邀請立心慈善基金會—龍山老人服務中心、華山基金會、雙福基金會、新北市新莊區豐年樂齡學習中心、北投樂齡中心、台灣圖書館樂齡志工、新北松年學院—大鵬忠孝社區發展協會及老人福利關懷協會等樂齡團體至國家音樂廳觀賞由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所演出的傳唱記憶《時光點唱機》節目,希望鼓勵樂齡長輩們參加團體活動,走入50至80年代西洋流行音樂的時光隧道,以無伴奏合唱、獨唱、爵士三重奏形式,全新感受琅琅上口的經典曲目,重溫最美的回憶。...

人工智慧到大數據的發展史起伏近半個世紀,二○○○年後為全球化的資訊與通訊技術帶來產業版圖的快速更新。台灣雖造就引以為傲的晶圓代工昂首全球,但在數位時代裡未能全盤佈局,落後日本、歐美、甚至大陸。

長期來,權利人灌輸「尊重他人智慧財產」,導致各界認為專利是穩定權利。再者,專利又交錯著技術、法律、語言、使用者社群之多樣複雜且資料巨量,以及軟體功能侷限,各界僅能觸及專利的數量及相當淺層的資料,遂而忽視專利資料及其運用的黑暗面問題。

一年一度的余紀忠講座,中央大學榮邀中央研究院劉遵義院士擔任年度講座講者。劉院士是中央大學名譽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李國鼎亞洲經濟發展講座教授,於2004-2010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在經濟發展、亞洲經濟議題等研究有非常傑出的表現。是早期建構出中國計量經濟模式学者,對東亞地區的發展有深入研究。

在國土功能分區圖公告、《國土計畫法》發揮實質效用前,《修正全國區域 計畫》應如何與國土規劃並行或接軌,容有諸多待研酌之處。

攸關全國土地永續發展的《國土計畫法》,業於民國一O五年五月一日正式實施。本法將統籌土地與資源,通盤檢討台灣人口、糧食需求和發展建設,建立適地適用、永續發展的土地管理制度,無疑是台灣土地政策與國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國土計畫法》只是第一步,區劃必然是關鍵,在全國國土計畫、...

各國人口紅利基本消耗殆盡,需要從健康領域跨出,學習運用與結合不同領域的可能性,面對目前台灣人口急速老化的趨勢,在缺年輕人、缺錢的現實下,盤整資源找新動力已是前瞻施政建設的不可或缺......

前言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邱淑媞(前國民健康署署長):

《工商時報》老同事伊佳奇寫就《趁你還記得》一書,記錄他和太太為雙親失智,回家照顧二老十二年。書中把付出的心血心勞,提醒與照護的關鍵點,...

前言

中華民國早期經濟發展的奇蹟過程皆不能遺忘曾倚重的一群寶貴的技術官僚前輩。規劃公共政策、學習承擔需要傳承精神以迄「永續治理」,專業、經驗、風範需要接棒,期能縱觀世局、與時俱進、審思謀定。本次座談接續以往再由國土規劃角度俯瞰前瞻基礎,再省思,再啟步。

主持

國際經濟情勢動盪 前瞻需上位思考

薛琦(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前經建會主委):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25日舉辦「由國土規劃看前瞻基礎建設」座談,會議由余範英董事長與前立法委員邱文彥策畫,會中並邀請前經建會主委薛琦主持,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立法委員曾巨威、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與前政務委員林盛豐與談。秉持專業與經驗的精神,從永續經營的國土規劃層面、財政分配及城鄉發展等層面進行討論,並在討論中勾勒出前瞻的藍圖。

前瞻沒願景 國家財政恐出問題

郭建伸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