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國會改革法案釋憲戰開打,憲法法庭昨行暫時處分準備程序,大法官提問聚焦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行政院覆議失敗能否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等議題,關係機關立法院代表與聲請方、行政院訴訟代理人激辯,立委黃國昌直指若總統拒到國會,「立法院什麼也不能幹」。

立法院今(10)日審查國民黨提出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擬放寬核電廠延役限制,引發爭議。立委們針對電力需求、核廢料問題與核安評估等問題展開爭論,最終主席認為法案還需要更多討論,決議待9月新會期開始後,由新任召委協調排審。

不動產市場資金動能恐再受限。央行總裁楊金龍向金管會提議,應檢討銀行法72-2條「排除條款」,立委據此建議,不動產放款應採總量管制。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0日對此說明,針對銀行法72-2條,金管會內部已籌設小組討論,至於是否採取總額限制,將與央行進一步討論後確定。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最快在9月將首度啟動降息,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在立院財委會答詢明確表示:「我們情況與美國不一樣,目前沒有降息的規畫。」並強調央行利率決策不應只看房地產市場。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預計7月底召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9日表態,他支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擁核立場,因為核災與全人類滅絕的威脅是絕對不能相比。他已接受賴清德總統邀請,擔任該委員會顧問,將以科學家身分提出專業意見,深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

今年以來,氣候變遷導致各地氣溫不斷飆高,6月全球平均氣溫再創歷史新高,且連續第13個月創新紀錄,令科學家預警,今年可能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針對核能議題,環境部長彭啓明昨(8)日表示,國際尚未有「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和核融合商轉使用,目前仍應大力發展綠能,但他也坦言,以目前能源路徑無法達到2050淨零目標。彭啓明接受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時表示,因應淨零碳排,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指出,為達2050淨零,氫能、核能都是選項之一,但目前尚無SMR和小型核融合商轉,大力發展綠能仍是主要方向。

2016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跌破眾多人眼鏡,大勝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當選第58屆美國總統。上任後,川普提出幾項重大的經濟政策主張,包括貿易保護、個人及企業減稅、製造業回流及擴大基礎建設,被稱為「川普經濟學」(Trumpe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