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1日簽令,4日起對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加徵10%關稅,且川普亦有意對半導體課以重稅, 外界認為,可能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對此,經濟部表示,將協助我國業者因應國際情況,進行產線調度與投資布局,半導體方面,經濟部重申,「美國設計、台灣代工是台美雙贏模式」,後續將與美溝通合作,確保台美互利發展。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命令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新一輪的美中關稅戰再起。對於關稅戰的擔憂已預先反映在匯市,1日離岸人民幣失守7.3關口,一度跌至7.32。

面對春節後的2025年經濟,有陸媒針對金融機構、企業首席經濟學家進行22份調查問卷後,有81.82%受訪者預測,今年大陸GDP增速將在4.5%至5%。同時主要觀點認為全年走勢「前高後低」,儘管2025年經濟增速可能放緩,但品質將提高。其中消費升級、高技術產業發展的經濟轉型,為大陸經濟持續復甦奠定基礎。

川普競選時承諾,第二個總統任期會將進口稅重新置於經濟政策的中心。他在2月1日邁出一中步,簽署行政令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新關稅自2月4日(周二)零時一分生效。

據統計,在大陸31個省份的2025政府工作報告中,過半省份明確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近10個省份提及低空經濟。其中有7個省份制定新能源汽車產量、產值及充電樁建設目標。財聯社報導,從產業端看,大陸多個省圍繞自家省份的重點車企開展工作,在進一步夯實產業優勢的同時,擴大產業鏈集群效應。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21日表示,考慮最快自2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因為芬太尼是從中國運往墨西哥與加拿大,關稅砲火也掃向其他金磚四國與歐盟,他警告金磚集團(Brics),如想去美元化,將對這些國家徵收100%關稅。此外,川普欲藉關稅大刀,強迫歐盟購買美國更多油氣。

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簽署了多項行政命令,試圖迅速推動其主要競選承諾的落實。其中,對移民的嚴厲打擊和撤銷部分氣候友好政策備受關注。然而,總統權力亦有其局限——在某些情況下,他的計劃在落實前仍需克服諸多挑戰。

川普在就職演說裡針對汽車產業,承諾讓美國再次成為汽車生產大國; 國內汽車零組件相關產業已經做好應變準備,認為與美國車廠間的生意不受影響,鋼鐵業更是正面看待產業景氣前景,義联集團創辦人林義守直言,川普執政對鋼鐵業具有正面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