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衝擊美元主導地位:市場動盪與華爾街分歧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上任以來的新政正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美元指數在過去9周有7周收黑,且近日吐回去年11月5日大選結果底定以來的漲幅。若政策不確定性延續,恐將影響全球資金流向以及跨大西洋旅遊業。

川普政策翻轉市場預期:美元走疲與經濟不確定性升高

外界普遍認為川普將主要以傳統共和黨人的方式執政,聚焦減稅和放鬆金融管制,因此在川普勝選後,預期經濟成長加速,加上適度上調的關稅,初期推動股市和美元走高。

不過,近期美元的下跌令投資人措手不及。北美信託財富管理投資長尼克森(Katie Nixon)說:「過去幾周發生的事情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

川普對美國主要的貿易夥伴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引發加拿大和中國的報復行動,政府也開始解僱數千名聯邦工作人員,減稅政策恐怕不了了之,這些政策造成的不確定性也使得市場看淡美國接下來經濟成長。

川普及幕僚團隊翻轉美國數個世代以來的作法,希望透過讓貨幣貶值來降低商品出口價格,進一步促進國內製造業發展。Voya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主管史坦(Eric Stein)表示,美元近期走疲的原因之一是投資人清楚政府的目標。

高盛前執行長:貿易政策的邏輯與效益?

高盛前執行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表示:「當你從宏觀角度審視這些政策時,它們有其方法邏輯。市場面臨的風險是短期內混亂,但我認為,若為一輛車多花幾千美元,換來能夠製造且有能力購買其產品的勞動力,國家將會因此受惠。」

但在金融海嘯期間,高盛不僅成功避免破產,還因為做空次貸市場,在危機中賺取大量利潤。且因為獲得美國政府的「不良資產救助計畫」(TARP)資金,並迅速償還以擺脫監管。因此,華爾街投資機構往往能從市場波動中獲利,尤其是在政策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中,投資銀行通常能夠利用對沖工具、套利交易等方式賺取收益。但前提是川普的貿易戰與保護主義政策要能夠促使企業回流、勞動力市場改善,才可能帶來長期好處。

美元貶值的雙面刃:華爾街憂慮與市場不確定性

然而,華爾街也有許多不同聲音,認為美元走弱會帶來負面影響。首先,美元貶值將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可能導致通膨壓力增加,進而限制聯準會降息的空間。其次,若美國資產資金外流造成美元走弱,也可能同時拖累股價並使得美國的借貸成本上升。

同時,華爾街對川普的政策是否奏效仍持懷疑態度,像是減稅政見可能意味著聯邦預算赤字將維持不變。另外,為彌補赤字而增加的借款需求將使美債殖利率維持高位,變相吸引尋求高收益資產的全球投資人,並對美元造成上行壓力。

柯林頓政府時任財政部長,並擔任過高盛聯合執行長的魯賓(Robert Rubin)表示:「這一切都在製造不確定性,然而另一方面,外國公司和投資人還能往哪去呢?」因此,在美國金融市場仍然最具吸引力的情況下,或許他仍認為美元短期內難以被取代。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