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灣版氣候變遷報告出爐,台灣升溫高於全球平均,未來將乾愈乾、濕愈濕,夏天愈來愈長、冬天愈來愈短,甚至最快2060年就沒有冬天。

為重申歐盟作為全球氣候領導者地位,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7月14日公布綠色經濟方案「Fit for 55」提案,以期達成歐盟 2030年較199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至少降低55%之氣候目標。該提案尚須歐盟成員國表決通過,然台灣廠商宜盡早評估以因應其對集團布局之影響。

為加速減碳,環保署自去(109)年即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工作,並密集與各相關部會、民間團體、鋼鐵、光電半導體、水泥、造紙、玻璃業、煉油、人纖、石化、基本化學及電力等產業等座談,在綜合各界意見後,即調整法案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以擴大政策涵蓋範疇。

疫情警戒降二級,小水力發電的火車頭-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加緊走訪政府公部門,同時積極召募會員以形成產業聯盟。

我國淨零碳排規劃雖尚未入法,農委會已開出公部門氣候調適第一槍。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與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洪申翰等上午出席「同島一隊 #ClimateTeamTaiwan」氣候行動倡議記者會,指台灣身處於亞熱帶地區,近年面臨極端氣候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包括乾旱、 高溫、及極端強降雨等事件,皆能切身感受到其在頻率和強度上都在逐漸增加。

離岸風電風場興建進度大延遲,二○二三年以前預計要發電的風場,都將比原期程晚至少一年,問題也接踵而至。

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部分公共工程進度,工程會主委吳澤成指出,為利公共工程順利推動,工程會已就物價波動提出因應對策,也將持續關注並隨時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