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 川普 6日表示,他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透過幕僚交談,相信兩人能相處融洽,但他也暗示,美中雙方必須互表友好。路透報導,川普6日接受保守派脫口秀主持人修伊特(Hugh Hewitt)訪問,修伊特提到習近平「難纏」,問川普「你能應付他嗎」?川普說,「我想我們可以,現在他們的經濟不太好,很需要我們」。
主計總處去年首度公布高齡家庭CPI,今年第二次公布,2024年高齡家庭通膨率2.37%,比全體家庭2.18%來得高,曹志弘表示,老年家庭的食物、居住及醫療權重較高,而去年這三項漲幅又比較大,因此老年通膨率高於平均通膨率。
《壯世代促進法》三讀通過,聚焦55歲以上族群,透過就業、健康、學習、旅遊及金融等多面向政策推動壯世代產業發展,並促進社會參與、提升就業質量。法案要求2028年前發布國家白皮書,政府將制訂措施,如延緩退休、提供彈性工作及友善職場環境。學者呼籲改善年齡歧視並創造優質工作,確保壯世代勞動力有效發揮,為高齡化社會帶來新經濟模式。
勞保投保薪資分級上限9年未調整,勞保局統計,目前投保最高薪資級距新台幣4萬5800元者已達313萬人、占總投保人數32%,未來估算約有280萬餘名勞工將卡在勞保天花板面臨「高薪低報」問題。由於勞保費率始終未達平衡費率,若僅單純調高上限,恐怕會讓精算負債逾13兆的勞保基金更危險。
數個民間團體本月6日召開「能源開發未依法政策環評」記者會,批評經濟部新建天然氣的能源政策未依法進行政策環評,並提出主張,呼籲在政策環評前,應停止燃氣電廠個案環評。對此環境部回應,政策環評主要針對上位政策進行指導,雖僅具建議性質,但環境部仍鼓勵各主管機關進行完整的政策環評。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周二在海湖莊園舉行記者會,他宣布規模20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計畫,將在美國各地建設新的資料中心,但他揚言任內不要建設任何風電場,勢必威脅已規劃數十億美元的風電建設。以下整理他在記者會的五大重點:
大陸國務院直屬的事業單位中國科學院(大陸 中科院 )近日舉行「2025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發布會, 預測2025年大陸經濟增長將呈現「兩端高、中間低」態勢,預計全年GDP增速為4.8%左右。如果各項促進 經濟發展 的增量政策措施能有效落地且取得顯著成效,2025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左右。
台灣海巡署本月三號接獲中華電信報案,指位於野柳東北方海域海底國際電纜損壞。中華電信稱,確認損壞後已立即改由其他海底電纜傳輸資料,不影響台灣內部通訊。海巡署隨後表示,初步研判為航經該海域之喀麥隆籍「順興39」(SHUNXIN39)貨輪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