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國土計畫法 原預計明年4月底上路,但朝野立委皆提案修法要求展延。立法院會今處理該案相關條文並三讀。 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10年內,也就是展延6年至2031年,依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日期,一併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 另國民黨立委原要求增訂32條之1農業權補償條文則未入法。

近期觀察COP29會議回歸自然的倡議,仍是雷聲大雨點小,面對氣候調適、減緩,自然解方,台灣相對於那些還要祈求別人幫助的未開發中國家, 因及早為減緩、調適布局,尚有因應的實力,這些實力多緣自於今天出席的老師們,在永續發展上的契而不捨。 氣侯變遷與台灣環境議題的追蹤,基金會走了三、四十年,仍一直在走。我們每年聚集、追蹤、整理相關的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注入,作歸納、也提出建言反思,今天好朋友們的聚集,是傳承、是感動。

COP29倡議全球推動永續,重申重視自然生態、環境健康的重要。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淨零絕非僅單靠政府制度及企業投入就可以達成。我們必須更進一步重新反思人與土地、自然的親密關係。同時,加強「能力建構」更是氣候變遷調適工作重中之重, 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經年推動公務體系的能力建構,希望依據調適行動方案,滾動式的盤點、整合、修正,優化氣候變遷運作,適度調整現有規章制度進行,與在地公民共進,這是攸關全民的「社會工程」。 基金會秉持初衷,與氣候變遷署合辦研討,承繼先進們多年的投入,追蹤氣候治理,喚起大家擔負責任、見諸行動!

2024年,台灣經歷重大社會與政治變局,也面臨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挑戰。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國內政策的深層結構性問題,也突顯台灣在全球政治、經濟脈絡中複雜的角色。回顧過去展望2025未來,促進政黨間合作、推動政策的延續性與可行性,將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關鍵課題,健全的公共政策與制度檢討,才有機會凝聚社會共識,在動盪中尋求穩定。

外貿協會26日舉行2025年度記者會,董事長黃志芳分析,川普2.0地緣政治重塑,緊張局勢升高,混亂局面恐更混亂:原本戰爭動盪更頻繁,隱憂增多;關稅恐懼,美國製造回流,打擊中國大陸。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6日宣布有關亞資中心相關政策,向市場進一步釋出利多。至於金管會預計要推出TW-ICS第四階段、及重啟「數位保險公司」兩項政策,時間點可能落到31日。

台北地檢署起訴 京華城 及 民眾黨 政治獻金案, 柯文哲 等11人被起訴,5人移審台北地院。合議庭於26日晚開庭,民眾黨組織部當日發出動員令,號召支持者到北檢外聲援柯文哲,民眾黨公職也到現場靜坐,27日凌晨裁定柯文哲等5人交保。

UberEats與foodpanda兩大外送平台結合案確定喊卡。公平會25日指出,兩大外送平台結合後,市占率將突破9成,且UberEats不受競爭束縛,對市場造成的限制競爭疑慮遠大於整體經濟利益,也無法透過結合矯正措施確保維持競爭,因此禁止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