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南韓國會14日以204張贊成票通過彈劾總統 尹錫悅 ,其中,執政的國民力量至少12人投下贊成。然而,黨內多數議員並不贊同韓東勳表態必須通過彈劾,他在黨內頓時失去威信,也面臨呼籲請辭的壓力。該案件送至憲法法院進行裁判,憲法法院16日上午召開首次大法官會議,擬訂定裁判準備期限及證據調查程序等。憲法法院前出現要求法院即刻裁定通過、以及為尹錫悅加油的兩派標語。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簡稱中經會)12日閉幕,會議部署2025年九大任務,有別於去年以科技發展為首,擴大內需已成為提振經濟的首務。專家指出,川普關稅戰陰影對大陸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出口造成威脅,未來一年「拉動內需」成為新主軸。

亞洲開發銀行(ADB)11日調降亞洲發展中國家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並預期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貿易新政最快將在明年第3季上路, 亞洲新興經濟體將在2026年感受到「川普2.0」的實質衝擊,但也警告若川普更快改變或執行新政策,衝擊將來得更快。

勞動部 昨天公布吳姓公務員之死第二次調查報告,一改上月首次調查報告稱無法證明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前署長 謝宜容 霸凌吳員,並稱謝在工作上的要求「目的良善」,最新報告認定謝霸凌吳,「吳員輕生與北分署前署長謝宜容當然有關聯」。

數位發展下的社會,影響生活,個人與科技已經脫離不了關係;數位時代中的AI配套的基礎建設,我們還在起步,人工智慧基本法在歐美也如火如荼地正爭相研擬、修正、推進,在眾說紛紜的AI競爭力中有焦慮也急迫,立法的推動與人才的培育是當下應正視的主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產業趨勢與社會脈動,過去幾年從【監控資本主義揭開數位時代】研討會出發,每年辦理數位相關研討會;這次更是難得集結了來自產、官、學、政界的領袖菁英,深入探討 AI 對產業轉型的挑戰、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立法的抉擇與未來方向。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經會)傳將於今日起召開,外界矚目將如何部署二○二五年經濟工作。大陸經濟學家盤和林認為,九月官方曾推出一輪房市股市救市政策,但物價仍然走低,說明「防通縮」將是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站在時代眼光裡,若干年後,2024年或許將被定義為轉折之年。中秋節後中國迎來了政策轉向,美國隨後掀起選舉風暴,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政策將如何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