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中國不應繼續補貼出口,免美方加稅有恃無恐

由人民銀行主管的《金融時報》引述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指,對於人行近期表態的「擇機降準降息」,他理解「擇機」有3層含義,其一,是如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出現某種不利變化,如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衝擊,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人行可能進一步降準降息,刺激經濟增長。

其二,如果擴張性財政政策產生的加息壓力,削弱財政擴張效果,人行就可能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加流動性供給,進一步降低利率,甚至在二級市場買入新增發的國債,使擴張性財政政策充分發揮作用。

其三,當資本市場,即股市、樓市遭受某種衝擊暴跌,引發系統性經濟金融風險時,人行不但需要大幅降息,提供充分的流動性,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預,從而穩定資產價格。

余永定指,今年中國經常帳戶順差將會大幅減少,資本和金融帳戶逆差也會減少,但幅度應該小於上年。因此,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貶值壓力,應該要大於上一年度,但仍處在正常範圍內。他認為,中國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作為最後一道防線,人行完全有能力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余永定又表示,中國目前存在兩個待解決的問題,包括需要讓貿易順差維持一定增長速度,達到5%左右國內止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另一方面,截至去年底,中國累積3.2萬億美元的海外淨資產受到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這些資產亦面臨風險。

余永定認為,針對關稅壁壘,中國必須加速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轉變,而非訴諸於人民幣貶值,增加出口補貼和出口退稅等措施。


延伸閱讀:

人民幣走勢 專家不同調

對於近期市場十分關注,在川普「對等關稅」等政策影響下,人民幣匯率將如何變化。余永定分析,受關稅壁壘影響,今年中國出口增速可能呈現下滑態勢,但繼續維持順差應是大機率事件。2025年中國國際收支的平衡狀態,人民幣將受到升值還是貶值壓力,主要看資本和金融帳戶的變化。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管濤則認為,美國極限施壓的盡頭未必是人民幣貶值,反倒可能成為人民幣的拐點。

美中關稅戰升溫,市場預期大陸官方或將人民幣將貶值作為應對手段之一。不過,大陸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管濤認為,美國極限施壓的盡頭未必是人民幣貶值,反觀美元資產恐因此失去信賴,反倒成為人民幣的轉捩點。

第一財經報導,管濤在「極限關稅與人民幣匯率走勢前瞻」文章分析,外匯市場對於超預期的重大風險事件重新定價,引發近期人民幣快速回調,但美國的新貿易政策激進且善變,正在傷害美元國際信譽,投資者恐將加速逃離美元資產。

管濤還分析,若美國經濟「硬著陸」,美國聯準會勢必大幅降息,美元可能趨勢性走弱,代表人民幣的轉捩點有望來臨。一旦美元大幅走弱,人民幣因此升值,或引起企業和居民減持外匯資產,增持人民幣部位。

事實上,隨著上周美元指數快速走跌,人民幣匯價也逆勢反彈。以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來說,上周收盤價最低跌至7.3498元,創下逾17年新低。14日收報7.3021元,迅速收復失地重回7.3元價位。

管濤指出,中美關稅衝突進展至此,且中國已明確表示不跟了,下一步中美很可能重啟經貿磋商。如果中美由對抗轉入對話模式,也將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對人民幣形成利多。他還說不必過於擔心人民幣升值,在美元弱勢情況下,人民幣屬於被動升值。

他又稱,為應對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可能的調整,除了鼓勵境內企業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外,還要引導其外幣計價結算幣種的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要引導境內企業改變過去形成的思維定式,強化風險意識。鑑於大陸企業外幣結算中美元佔比仍高達9成,故仍須警惕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可能造成的財務衝擊。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
2025年4月28日,一個原本尋常的週一中午過後,西班牙與葡萄牙突然陷入了一場近年來歐洲最嚴重的大規模停電,...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3日在中國代表傅聰主持下,召開「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係的衝擊」的阿里亞模式(Arria-Formula)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