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22日出席眾議院新冠病毒危機特別小組委員會作證,他在預先準備的書面證詞裡指出,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從疫情中復甦、未來幾個月就業成長可望重拾動能,供給瓶頸化解後,暫時性通膨壓力應可獲得緩解。聯準會官員則在爭論量化寬鬆退場時機。

綜合媒體報導,近日美國科技五大巨頭,如亞馬遜、臉書(Facebook)、Google等,紛紛在美歐遭新訴訟或監管機構(FCO)反壟斷調查,蘋果也不例外。

為強化全球供應鏈韌性,歐洲經貿辦事處、美國在台協會(AIT)、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與我國經濟部昨共同舉辦「科技產業全球供應鏈合作」線上論壇,邀請來自歐、美、日、台的產官學各界代表與專家,共商增強供應鏈效能方式。經長王美花表示,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擁有全球競爭力,具備良好的產業聚落及智慧財產權保護,而政府協助產業轉型升級時,同步協助廠商國際多元布局。

中國人大日前通過《數據安全法》,對中國境內開展的數據處理活動及其安全進行監管,並對境外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損害「國家安全、公眾利益或者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中國認為美國等不公平的針對中國公司的措施,這可能成為美中地緣政治引爆點。

因公司資產遭香港政府凍結,港媒指《蘋果日報》最快今(23日)起就會停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2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對於是否解封《蘋果》凍結資產,強調最終刑事檢控權在律政司,不受任何人干擾,並稱《香港國安法》「須嚴肅執行,不能形同虛設」,稱凍結資產做法是國際慣例,以防範有人以相關資產繼續危害國家安全。美國國務院則對此事「深表關切」。

編按:港媒報導,近年數碼化支付浪潮席捲全球,新冠疫情更加速了無現金支付的應用,內地去年已進行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測試,本港亦正研究發行「數碼港元」(e-HKD),以加快本港的金融科技及無現金支付的發展步伐。。

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把焦點放在本土化,而非國際化,政府努力打造國家隊,滿足國內市場,卻缺乏成為亞洲樞紐的願景。

《日經》報導,圍繞中央銀行發行的數位貨幣,在拜登美國政權下,出現中美競爭全面啟動的跡象。中國著眼於國內外的數位人民幣的利用,進行各種測試。此前一直靜觀其變的美國也終於坐不住了。這必將對世界各國央行的應對措施産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