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針對美國要對六個國家徵收20億美元關稅的威脅,歐洲國家表示希望趕在G7財長會議之前就新的全球企業稅體系達成協議。

綜合媒體報導,歐、美央行齊聲斷定通脹屬短暫現象,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並印鈔應市。市場資金嚴重氾濫,催生出一場世紀資產泡沫,實無益於疫後經濟復甦,更在推動全球資金「脫實向虛」,投機炒作成風。股市、商品、物業、虛擬貨幣,甚麼能炒的都在亂炒,監管者無能為力。中、俄相繼為出台去美元化舉措。

中國近來在對歐洲關係接連遭遇兩項挫敗,一是中國與歐盟的全面投資協定,被歐盟議會無限期擱置;二是立陶宛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集團的「17+1」合作機制。當然,挫敗背後肇因於美中角力,但也該歸咎中國的戰狼外交政策失誤。

美國今天宣布,針對國內企業面臨數位服務稅爭議,華府對英國、印度和4個歐洲聯盟(EU)國家的懲罰性關稅將暫緩6個月實施,期間將致力解決爭端,並將把焦點擺在國際性課稅。

歐盟將於7月14日提出10多項氣候政策改革。

藍濤亞洲總裁、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共同發起人黃齊元撰文指出,東南亞經濟正在起飛,許多東南亞企業也呈現驚人的成長,最近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向越南企業Masan Group旗下的The CowenX投資4億美元,取得5.5%股權,整體估值將近70億美元,讓以阿里巴巴為首的外資涉足越南最大的零售門市系統,同時擁有越南前三名的電子商務平台。

美國前總統川普去年底頒布對與中國軍隊相關企業的投資禁令,引發難以認定關聯的爭議,數家企業對美國政府提起訴訟;彭博2日報導,拜登總統可望於本周簽署命令,在投資禁令的企業黑名單認定標準中,強調與中國國防和監控科技相關的企業。

螞蟻集團的改造方案浮出檯面。重慶銀保監局3日公布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螞蟻消金)獲准開業,最具爭議的花唄、借唄等小額借貸業務將納入螞蟻消金公司成為專屬產品,且在完成品牌改造後,一年內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