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4月22日召開全球氣候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會時重申,將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以及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兩大目標

編按: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財長會議上通過租稅協議案,支持全球最低稅率的積極推動,至少在15%。一旦全球達成廣泛共識,繼續以低稅負做招商引資誘因,成效將有限;因此包括台灣在內國家,勢必要改弦易轍。政府應即擬妥因應方略,參與查核、揭發和進行跨國資料分享;並積極擔任由母國追稅的角色扮演。

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高,儲能設備成為能源轉型重要配套,對此台電重啟評估多座大型抽蓄水力發電,由「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今(2021)年率先啟動環評。

七大工業國(G7)達成協議,將把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訂在15%。台灣企業是否會受到影響?根據彭博資訊整理,在MSCI亞太指數成分股中,逾半數營收來自G7國家,而且淨利潤率至少達10%、有效稅率低於15%的企業,包括台積電和高速傳輸介面IC廠祥碩。但稅制要上路還有難關,G20 要讓中、印點頭也是場「硬仗」。

美國務院亞太助卿提名人康達出席國會聽證會表示,美台關係至關重要,他將進一步發展與民主夥伴台灣的強健關係,也會致力履行台灣關係法內義務,協助台灣自我防衛。

編按:七大工業國家(G7)財金首長日前達成歷史性協議,同意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至少15%。分析師表示,這將使得大型跨國企業的稅負提高一倍,台六國大企業首當其衝;另外財政部及會計師認為,台商以中小企業為主,影響不大,但有三類台商恐受影響,並牽動台積電等產業全球佈局。

美國總統拜登15日與歐盟領導人舉行峰會,根據會後聲明,美歐領導人承諾在終結疫情、貿易合作,與應對俄羅斯等領域,建立高層工作小組或對話管道;美歐將協調一致與中國大陸往來,在新疆、西藏、香港等共同關切領域合作,並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

為促使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發展更具韌性,台灣與歐美及亞太地區的公私界菁英領袖共同籌組獨立於世界衛生組織(WHO)體系之外的新國際聯盟「堅韌社會再造委員會(Reform for Resilience Commission, R4RX)」,並列重要會員。在這個新的國際聯盟,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出任為國際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