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黃仁勳的成功並非單靠技術創新,而是在於能夠將理論實作於晶片中,並結合台積電的製造能力,進一步打開市場,所以科技的發展關鍵不僅是創新,而是市場是否能夠支撐,若未來市場無法支撐這波AI浪潮,相關產業也可能面臨泡沫化風險。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住商部門第三期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包含「老舊老宅及社會住宅低碳淨零」、「擴大建築能效改善」、「智慧淨零雙軸轉型」三大推動主軸,並透過公有建築帶頭,藉以帶動民間既有建物參與,同時要求新建建物落實相關法規,持續培育跨域人才,以加速推動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減量。針對「老舊老宅及社會住宅低碳淨零」方面,為因應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宅問題日益嚴峻,內政部同時宣布規劃三年投入50億元特別預算,用於全國老宅修繕,目標延壽500棟老舊集合住宅。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急診壅塞等困境,認為台灣健保體系處崩壞邊緣。文章引發各界討論,衛生福利部批評投書內容多處與事實上不符,造成國際誤解。結果是中醫大附醫需要向期刊提出更正申請,院方也做出道歉聲明。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輔大、台科大等學校學生一起參與。與會講者包含:余紀忠基金會董事史欽泰、工研院副總余孝先、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陽明交通大學教授林一平,台大教授李宏毅,幾位講者在下午展開精采對談;晚間則由政大傳播學院前院長郭力昕接棒,與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前華新麗華不鏽鋼事業群總經牛繼聖、台大新研所副教授蔡蕙如,帶領學生一同討論。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主計總處等單位列一個專案,提出報告後再討論如何進行,盼用較積極的方向做討論,盡快提出結論並對外說明時間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未來的匯率應該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但針對美國是否可能在談判時要求新台幣匯率升值,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當場否認,「沒有這回事」。

川普總統關稅政策對全球無差別攻擊,被形容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全球供應鏈因此再次重組,變局當前,台灣如能快速整好站隊,找到產業利基及定位,做好全球布局戰略,把握危機入市、脫胎換骨的機會,打造更具韌性的經濟,未必不是好事。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政府定錨淨零目標不會改變,但針對首波課碳稅對象280家企業,若提自主減量計畫,會列入綠色金融3.0投融資協助對象,俟關稅90天緩衝期結束,還會盤點是否需額外補助,也會針對280家企業進行個別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