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達成共識,將支持美國提出之至少為15%的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業務遍及全球的科技巨頭料將首當其衝,其後續影響值得關注。此外,諸如愛爾蘭等以低稅負吸引跨國企業投資的「避稅天堂」是否支持這個由全球最富裕的幾個國家達成的協議,亦最終或將成為讓全球合作破局的障礙,也將是關注重點。

美國今天宣布,針對國內企業面臨數位服務稅爭議,華府對英國、印度和4個歐洲聯盟(EU)國家的懲罰性關稅將暫緩6個月實施,期間將致力解決爭端,並將把焦點擺在國際性課稅。

對於政府而言,「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的職責,是「非核」,還是「減碳」?!涉及到如何解決國人生命安全的空氣污染問題,我們的「減碳」和「零碳排」的政策是什麼,有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嗎?

編按:日前美央行官員們在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之際,討論如何以最佳地促進低速且穩定的物價上漲的共識已經瓦解。前FED主席、現任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總統拜登應該繼續推動他的4兆美元支出計畫,即使這套計畫可能引發通膨並延續至明年,也可能引發升息。

「我們以前用太多水了,」林女士本週在台中市中心說。「現在我們要適應新常態。」

在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的推動下,G7財長5日達成共識,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應定為15%,或將為各國帶來巨額財政收入;拜登政府就有意將當中相當部分收入,用於其提出的巨額基礎建設項目上。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資料顯示,截至6日下午5時,石門水庫水位來到217.46公尺,有效蓄水量為4641.85萬噸,蓄水率為22.9%,但北水局副局長郭耀程仍呼籲,民眾還是要持續節約用水。

據《工商時報》社論籲,建構更公平合理的全球運作機制,把確保疫苗能夠公平分配,和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制這兩個不同領域的議題兜在一起,乍看之下似乎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它所牽涉的,乃是整體公平性和既得利益之間的競合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