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台灣急須疫苗物資,國內疫苗廠商都預計於本月申請EUA,而根據食藥署公布的審查方法為使用免疫橋接,並以國人接種AZ疫苗的免疫性結果進行比較。然而,WHO早已推出血清標準品,可作為與國際疫苗的比較基準,食藥署卻放著不用,恐無法被國際認可。
編按:港區國安法施行一年,港人憂心憧憧,從117人被捕至蘋果日報停止營運等,導致香港的特區地位、法治與自由搖搖欲墜。近期香港政府高層的人事變動「武官治港」更令人關注。習近平表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落實港區國家安全法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港人則籲台簡化援助機制挺民主。
為防堵Delta病毒,各國擬定嚴格邊境篩檢,而朝野政黨、地方政府、均建議入境兩篩,入境後就在機場接受PCR篩檢,尤其靠近機場兩縣市首長這幾天更是不斷強調,病毒沒有分你跟我,這是一個很重要阻絕於境外的政策。今日在防疫記者會上,指揮中心終於宣布自7月2日起再度強化我國入境檢疫措施。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已收集專家會議建議,目前基本上都要驗三次,只是檢驗方法各有不同。」
為解決台灣新冠疫苗數量不足問題,繼台積電、永齡基金會後,慈濟基金會也擬捐500劑BNT原廠疫苗給政府,供民眾施打。總統蔡英文26日表示會積極處理慈濟捐贈疫苗進度。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先待台積電與永齡基金會程序完成後,慈濟再緊處理才能提高效率;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對此表示救人的事不能等。
《路透社》報導,睽違五年之後,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將於週三正式登場。外界一向視TIFA會議召開為台美關係溫度計,但學者認為,台美關係近年大幅精進,TIFA會議不必多賦予政治性意義,更可以純粹事務性協商視之。
新一批美國捐贈之莫德納疫苗將於6月30日晚間配送,7月1日上午會陸續送抵各縣市並擴大接種對象。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疫苗接種率與疫情有相當關係,亞洲地區需趕上全球腳步,另外他也建議,相較於每天僅接種4萬人次,台灣若接種人次提升到20萬,可將感染個案數降低67%,「打的越快,降級解封機會越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天表示,為建構我國將來mRNA疫苗自給自足的能力,將向美國莫德納公司爭取洽談疫苗代工,盼能整合國內業者打造mRNA國家隊,一步一步掌握mRNA疫苗的技術。但前疾管局長、國衛院榮譽研究員蘇益仁表示,現階段要取得mRNA疫苗關鍵技術太困難,要應付國內的疫情,根本是緩不濟急,「爭取分裝、充填還比較有機會。」
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今天復談,蔡英文總統昨天提到其重要議程包括簡化疫苗等醫療物資的進出口程序;學者認為,簡化程序有很大一部分操之在我,根本不用透過TIFA,這個說法只是「蹭TIFA的熱度對國人喊話,希望國人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