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A登場台美期待洽簽BTA更遙指多邊經貿協定
《路透社》報導,睽違五年之後,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將於週三正式登場。外界一向視TIFA會議召開為台美關係溫度計,但學者認為,台美關係近年大幅精進,TIFA會議不必多賦予政治性意義,更可以純粹事務性協商視之。
學者認為,本次TIFA會議台灣料向美國提出洽簽BTA(雙邊貿易協定)的要求,惟此達成不易且談判耗時,亦不排除台美達成相關協定後形成指標作用,有助台灣未來洽簽加入多邊經貿組織。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美國新任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Chi Tai)甫上任三個月,眾多經貿議題仍待處理,但決定與台灣召開TIFA會議的速度相當快,代表美國了解台灣召開TIFA的殷切需求,雙方是有效溝通--美國不但聽到了台灣的需求,且聽完願意立刻做出回應。
“和疫苗的事情一起觀察:疫苗很快就來,TIFA也很快召開。台美溝通有效而且是雙向溝通,是'真朋友'的進展,”他說。
他表示,美國共與60-70國家簽有TIFA協定,但前任總統川普四年任期內只開十多次會議,且其中不包括台灣,川普總統任內美國前與其15大貿易夥伴開過的TIFA會議只有泰國和印尼。
**戴琪上任後美國首個雙邊TIFA對談**
李淳指出,3月底美國與中亞五國進行多邊TIFA對話後,明日的台美TIFA會議將會是戴琪上任後拜登新政府的首個雙邊TIFA會議。
台美雙方於1994年9月簽署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此為台美雙方目前最重要的雙邊經貿高層諮商管道。
美國貿易代表(USTR)戴琪辦公室6月10日聲明,戴琪已與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討論了貿易和投資問題。
美國在台協會表示,第11屆台美高層TIFA(貿易與投資框架協定)會議,將於30日以線上視訊會議方式召開。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週二表示,台美將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談判,盼望雙方能累積善意和互信,成為未來洽簽BTA(雙邊貿易協定)的動能。
台灣5月以來即陷入新冠肺炎本土感染風暴,更因國際採購疫苗不足,施打率在全球敬陪末座,令各界恐慌。繼日本首先宣布捐贈台灣124萬劑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之後,美國也大幅加碼,從最初承諾捐贈的75萬劑莫德納(Moderna)增至250萬劑,並已快速運抵台灣。
**美台若有協定將形成指標,有助台灣未來洽簽多邊貿易協定**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表示,去年台灣總統蔡英文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令TIFA卡關五年停滯不前的最大絆腳石終於拿開。只不過,TIFA美台是經貿架構的談判,雙方以堆積木的方式建構經貿談判的基礎,雖然雙方盡量掃除牽絆,但也不是一重談TIFA,雙方馬上就可達成雙邊貿易協定。
他表示,美國雖仍以自身利益優先,但台美關係和五年前已經不同,經歷川普政府的美中貿易戰爭,台美近年也洽簽基礎建設合作備忘錄、經濟繁榮對話夥伴、共同召開數位經濟論壇等等各面向的合作,美國也更了解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
“如果TIFA進一步升格台美BTA,就有指標意義,可能會拉台灣一把,有助台灣融入區域經貿協定,增加自貿協定的覆蓋率。”他說。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則表示,美國新任貿易代表戴琪上任之前即表示很意外台美已經這麼久沒有洽談TIFA,因此週三的會談可預期性其實很高。
“現在不一定以TIFA的召開,做為台美關係全面上升的註腳。”他說。
他也認為,台美若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相對於關稅已降至零的高科技產業,最主要可嘉惠台灣的傳統產業。在兩岸ECFA的協定中,台灣的傳統產業沒能擺脫對中國的依賴,若台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傳統產業和美國連結加深,進一步連動美國市場。
不過張建一也表示,貿易協定洽簽談判不易,且達成耗時,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
但邱俊榮則認為,以目前台美關係來看,對BTA可以樂觀期待在一、兩年內就可達成。在達成之後,更可以發揮帶頭作用,台灣多年來希望與日本洽籤的自貿協定、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等多邊經貿協定等相信都可以水到渠成。
“這些協定要達成,其實經濟因素不重要,全都卡在政治。”他說。
由於中國因素,台灣與全球各主要貿易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覆蓋率相當少,前總統馬英九時代與新加坡、紐西蘭簽定的是類似功能的“經濟合作協定”。
**美國拉朋友打敵人**
台灣官方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明郎表示,美國“拉朋友”打敵人,因和中國關係陷入緊張,促使美國向台灣靠攏,美台的關係短期內急劇升溫,台灣的價值更被彰顯。
“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都在一起了,相信很快會有結果公佈,畢竟雙方的大爭議已經不多,只剩小爭議,在此情況下,雙方都容易讓步。”他說。
陳明郎也認為,台美TIFA談判可能先把議題縮小,雙方先進行談判後,把方向抓明白,以利後續談判細節跟進。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幾項重要領域將是雙方未來合作取得進展的機會,包括氣候變遷與綠色經濟、數位經濟、以及供應鏈韌性。其中供應鏈韌性包含晶片與安全資通訊產品、藥品與醫療器材等項目,以及勞工保護、智慧財產權、技術性貿易障礙、投資等傳統雙邊貿易議題,更在新冠疫情中和疫後復甦的時期呈現關鍵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