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從 2018 年起,有感世界局勢變化,余紀忠基金會舉辦多場 「數位時代」研討會,與專家學者共同務實面對產業挑戰,翻轉思維、長遠佈局。本月 25日,以「再談數位時代發展、策略、挑戰」為主題,與專家學者共同務實面對產業挑戰, 在世界各國都磨拳接招數位衝擊的時刻,基金會也盡民間之力,擔負社會責任,以宏觀精神,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歐盟國家今天同意,明年將提高「巴黎氣候協定」(ParisAgreement)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試圖在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前,凝聚主要排放國的減碳雄心。
邊境解封已過半個月,疫情卻尚未結束,高新確診數和死亡數讓台灣成為「新冠雙高」國家。台灣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詹長權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政府的解封政策,並沒有看到與病毒共存的目標,只是不斷修正檢疫、隔離政策,卻沒相關配套,他憂心「與病毒共存一定要有目標,而非沒有目標的共存。」
新冠 疫情 不只讓世界發展慢下來,還使人忘記 氣候變遷 的嚴重性!一項針對1900萬條推文的網路使用習慣研究發現,2019到2021年間人們對 新冠肺炎 的關注,導致氣候變遷備受冷落,下滑了3成。
2022九合一地方大選今(21)完成候選人號次抽籤。環保團體則在北市府前召開記者會,呼籲候選人盡快提出氣候政見。綠色和平表示,9月起陸續彙整「氣候政見意見書」送交地方首長候選人,僅有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及蔣萬安、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及許忠信四人回應。
農地工廠納管大限已於今年3月截止,但全台新增建違章鐵皮廠房中,卻有七成是沒有加工事實的「準違章工廠」,《工輔法》管不到、也拆不了。
一場疫情,一個台積電,讓台灣瞬間耀升國際舞台,但在地緣政治的風險下,卻處處受制於人。長久以來缺乏戰略的結果,整個社會有風雨欲來的壓抑感,在戰略的世界中,該如何拼湊出自己的戰術,讓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說分明。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經濟領袖會議將於十一月十八至十九日於泰國曼谷舉行, 今年APEC主題定為「開放、連結及平衡」, 蔡英文總統昨天宣布,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領袖代表,這是張忠謀六度擔任領袖代表,第五度接受代表蔡總統與會。致詞表達謙虛恭敬心情接受任命,並將充分對會員國家以及全世界傳達台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