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提名出爐 司法院長蔡秋明、副院長蘇素娥

總統府本月21日公布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大法官並為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是現任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擁有近30年檢察官實務,且擅長國際司法交流;大法官並為副院長被提名人為蘇素娥,她是現任最高法院法官,在推動國民法官制度著力甚深,熟悉司法改革推動脈絡。

副總統蕭美琴本月21日主持「114年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公布7位被提名人,包含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蕭文生、現任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借調最高檢察署辦事的林麗瑩、知名公法學者陳慈陽、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詹鎮榮。

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現任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他擔任檢察官近30年,曾任一、二審檢察署主任檢察官、並借調最高檢察署辦事多年,專長刑事司法案件實務。擔任檢察官期間,積極推動境外不法所得返還工作,著有功績,獲法務部頒獎表揚。

根據府方資訊,蔡秋明多次參與最高法院大法庭言詞辯論,及協助法務部進行憲法訴訟,尤其擔任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長期間,完成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草擬工作,並促成台灣與多國簽訂刑事司法合作協議,展現推動跨國法制能力。

府方指出,蔡秋明熟悉司法體系運作,擅長國際司法交流,相信能帶領司法機關接軌國際,建立人民信賴的司法,是司法院大法官並為院長的優秀人選。

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現任最高法院法官,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她歷任三審法院法官,主要辦理刑事審判業務。

根據府方資訊,蘇素娥具獨立、公正司法素養與保障人權的憲法意識,辦案成績優良,所為判決被最高法院、台灣高等法院及學術機構,列為可供參考裁判。歷練多年司法行政工作,曾擔任刑事廳長,對於制定刑事妥速審判法、辦理司法改革幕僚業務、修正刑事訴訟法及推動國民法官制度,均著力甚深。

府方指出,蘇素娥熟悉司法改革推動脈絡,是襄助院長持續推動人民信賴的司法,相當優秀的副院長人選。

蕭文生現任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根據府方資訊,蕭文生治學認真,法學涵養深厚,長期任教中正大學,曾擔任該校法律系系主任、法學院院長,致力憲法、行政法的教學與研究,論著成果豐碩。並藉由參與機關訴願審議、委託研究及撰寫裁判評析等,積極貢獻法學專業,與司法實務進行對話,為執教南部優秀的公法學者。

鄭純惠現任最高法院法官,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根據府方資訊,她歷任三審法院法官,審判經驗豐富,主要辦理民事案件,辦案積極認真,所為裁判論證嚴謹。深具保障基本人權的憲法意識,參與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統一法律解釋工作,論證法律爭議,展現法學專業及論述能力。另並兼任教職,講授民事法律課程,是一位精研學術專業不輟、優秀的民事法官。

林麗瑩現任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借調最高檢察署辦事,為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府方指出,林麗瑩具刑事法專長,歷任一、二審檢察官職務,曾任法務部綜合規劃司長,參與全國司改國是會議幕僚工作;擅長法律問題分析,目前主責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法律意見書撰擬及言詞辯論,表現相當受到肯定。

此外,林麗瑩也曾赴德國科隆大學研究刑事比較法制,及數度奉派出國進行檢察事務交流,具國際觀視野。

陳慈陽現任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德國魯爾大學法學博士。府方指出,陳慈陽為知名公法學者,任教台北大學,從事憲法、行政法、環境法的教學與研究,曾任該校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另曾任台灣法學會、台灣環境法學會理事長。長期關注台灣憲政發展及人權保障實踐,積極以法學專長投入公共事務;嗣擔任考試委員,對推動年金改革退撫新制、研議法律專業人才考用制度,著有貢獻。

詹鎮榮現任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根據府方資訊,詹鎮榮深耕公法領域,先後任教國立高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從事憲法及行政法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研究主軸為地方自治、公私協力及民營化法制,著述成果豐碩。曾任政大法學院副院長暨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所長,現任公法學中心主任,多次擔任釋憲案件指定專家。其研究成果展現個人學術專業,具社會影響力,也獲司法裁判實務參考。

延伸閱讀 

總統府本月21日公布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蔡秋明為院長被提名人,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為副院長被提名人,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尊重總統職權,總統依法依程序提名,立法院就依法依程序審查,不要預設前提,做先入為主的攻擊。

副總統蕭美琴本月21日主持「114年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公布7位被提名人,包含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蕭文生、現任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借調最高檢察署辦事的林麗瑩、知名公法學者陳慈陽、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詹鎮榮。

吳思瑤表示,民進黨團尊重總統職權,大法官提名都是經過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循程序審查及各方推薦所推出的名單,名單好壞良窳,就是後續立法續審查的工作。

吳思瑤表示,被提名人的相關文件尚未送至立法院,名單一提出,在野黨就不明就裡批評,在野黨立委不應為反對而反對,對被提名人不公平也不尊重。大法官審查是立委重要職責,應理性討論,不要預設前提,不要先入為主攻擊。

不過,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說,這時候提名大法官毫無意義,因為藍白兩黨把憲法訴訟法改為10個跟9個,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9人,這完全是違憲,民進黨團已提出暫時處分與釋憲。

黃國昌本月21日上午偕黨團成員接受媒體聯訪,談及蔡秋明為司法院長被提名人,他質疑,找一位長期擔任檢察官的人擔任司法院長,是否要回到「審檢一家親」老路,還是凸顯民進黨打算用檢調治國特色,除便於民進黨控制檢察官偵查程序,還進一步蔓延到審判程序,他沒辦法理解找檢察官擔任司法院長。

至於其餘大法官被提名人,黃國昌表示,絕大多數他都認識,並不是完全不好,但他心中浮現的是「劉靜怡標準」,這些被提名人的憲法造詣是否超越劉靜怡,還是已超越劉靜怡的忠誠標準考核,擁有對民進黨政府的忠誠,所以被提名擔任大法官。

黃國昌強調,賴總統既然提名這些人出任大法官,就請跟台灣社會說明,是不是都已超過劉靜怡標準,也通過綠色至上的忠誠考核,不可批評民進黨,否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就會下令全體封殺。

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團將善盡憲法職責,接下來人事同意權審查過程中,秉持專業進行最嚴格審查。

賴總統去年8月底提名張文貞出任司法院長,姚立明出任司法院副院長,以及何賴傑、陳運財、王碧芳、廖福特與劉靜怡共7位為司法院大法官人選,但全遭立法院封殺;其中,國民黨團對7位被提名人全投下不同意票,民眾黨團僅對劉靜怡投下同意票,民進黨立委則對劉靜怡投不同意票。

媒體報導,北檢推薦檢察官林俊言為模範公務員但未上榜。民眾黨下午透過新聞稿表示,林俊言在承辦京華城案中,用不存在的不雅影片恐嚇當事人,不只威逼利誘,假視察真訊問,被揭穿後又說謊狡辯;問訊時錄音錄影全憑個人意志,甚至辦案過程偵查全公開,帶風向洩漏偵辦內容,種種荒腔走板、充滿瑕疵的辦案程序。

民眾黨批評,北檢將違法濫權行為的檢察官推舉為模範,形同對外宣示,逢迎拍馬、迎合上意才是北檢辦案標準,密室審訊、威逼恐嚇等不正訊問,只要發新聞稿幫忙圓謊就能交差了事,絲毫不把司法正義當一回事,已嚴重打擊基層檢察官形象與士氣。

民眾黨強調,北檢檢察長王俊力應該出面說明,究竟林俊言的違法濫權是否為高層授意,不擇手段追殺政敵,讓北檢名譽葬送,是破壞司法公正的罪魁禍首。

對於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批評,找檢察官擔任院長是回到審檢一家親的年代,並強調這些人是否擁有當時大法官被提名人之一劉靜怡所沒有的對民進黨政府的忠誠,通過「綠色至上」標準考核。

柯建銘說,檢察官當司法院長當然不妥,但這是審薦小組通過的,相信總統賴清德會很慎重。司法院長一定是法官出身或是憲法學者,尊重審薦小組,歷任總統提名大法官都經過審薦小組。

柯建銘說,劉靜怡當初提名未過,是被國民黨團封殺的,先前7個大法官被提名人,國民黨團全部封殺,黃國昌假裝支持劉靜怡要騙民進黨的票,是拙劣的演出,黃國昌講的話,當馬耳東風就好了。

國民黨團表示,以負責任的態度多方檢視,嚴謹審查,找出中立、客觀最適任大法官人選,俾利憲法法庭早日回歸正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國民黨團會以負責任的態度多方檢視,嚴謹審查,認真行使憲法賦予之同意權的責任與義務。為全體2300萬台灣人、為中華民國的憲法法庭及司法體系,好好把關,找出中立、客觀最適任大法官人選,俾利憲法法庭早日回歸正軌。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