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高中AI課 李家同:應先打好基礎

因應AI浪潮,教育部前幾天才宣布成立大學AI聯盟,針對中小學的AI教育,本月初再由政務次長葉丙成發布「高中AI多元選修課程」、「AI菁英爭霸賽」、生成式AI學習夥伴等政策。對此,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表示,高中生各種基礎知識、能力有限,應重在打基礎,辦教育不能追隨時尚,沒有扎實的基礎是學校對不起學生。

教育部推高中AI課 國中小要辦AI比賽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本月5日宣布,全台高中將開設「AI多元選修課程」,目前已經有23校加入。葉丙成強調,國中小的AI比賽更是亞洲首創,盼刺激更多學生從小學AI。師大教授蔡芸琤表示,盼透過理財、健康等不同領域寫AI程式,增加學生觸類旁通的機會。

葉丙成指出,國中小將舉辦「AI精英爭霸賽」,而且不只是用ChatGPT做圖片、寫文章,而是要訓練例如客服資料,還有蒐集資料後回頭訓練演算法,還有線上對抗的「魷魚遊戲」等比賽。他說,這些比賽將是線上、免費,透過同時比賽讓各地學生參與度增加。

李家同:教育應打好基礎不跟風

針對近期部分學校為了吸引學生,成立了AI、半導體等專班,到現今教育部推出的各式課程,清華榮譽教授李家同認為:「這是非常不妥的措施。」AI不像物理、化學,具備世界公認的內容,問不同的人AI是什麼,可能會得到不同答案。有人認為機器人與AI有關,也有人會認為AI就是生成式人工智慧。

李家同談到,機器人的製造牽涉到機械設計和感測器,絕對不是高中生能學會的;ChatGPT則是教起來容易,但要知道如何發展這種軟體則非常難; 至於半導體,李家同認為,半導體的原理與物理有關,高中生物理知識有限,要搞懂半導體已很困難,又半導體製程不僅牽涉物理,還牽涉化學以及各種儀器應用,也都不是高中生所能吸收。

李家同認為,高中依然是「打基礎」的地方,對理工科學生而言,應把握物理、化學、數學等學科,如果基礎學科未學好,將會吃虧一輩子。而多數國人並不知道,發展科技前應該先打好基礎,辦教育確實不能追隨時尚。

李家同也談到,有教師認為教育部應出面干涉這種風氣,「這是對的。」教育部應告訴所有高中,高中生若沒有扎實的學問,是學校對不起他們。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