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穩定報告示警 景氣前景具四大風險

中央銀行今天發布第18期金融穩定報告,對於景氣前景,央行示警四大風險,包括: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力道、地緣政治風險及氣候變遷,增添通膨與經貿發展不確定性,高利率環境、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及全球經濟碎片化與供應鏈重組等因素,均可能對全球經濟發展與金融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央行強調,將密切關注相關後續發展對我國經濟金融之可能影響,並適時採取因應措施,以促進國內金融穩定。央行今天行發布第18期金融穩定報告,彙整2023年初至2024年4月間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之發展,並分析影響我國金融體系之風險,提供各界參考。

央行持續於必要時採行措施以促進金融穩定

1、今年3月央行調升政策利率,有助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且實施公開市場操作、賡續執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相關配套措施,並採行彈性匯率政策,以維持金融穩定;金管會則持續強化保險業風險承擔能力及加強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市場監理,並增進金融機構委外作業之風險管理及防制非法境外基金等。

2、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力道、地緣政治風險及氣候變遷,增添通膨與經貿發展不確定性,高利率環境、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及全球經濟碎片化與供應鏈重組等因素,均可能對全球經濟發展與金融穩定產生不利影響。央行將密切關注相關後續發展對我國經濟金融之可能影響,並適時採取因應措施,以促進國內金融穩定。


延伸閱讀1:

地緣政治風險攀升等因素恐牽動台股,亦須緊盯ETF規模快速成長

 中央銀行31日發布金融穩定報告,認為台灣金融體系仍維持穩定,但近期地緣政治風險攀升、全球通膨下降幅度有限、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走向仍不確定,均會影響全球經濟及國際股市,進而牽動台股表現。央行報告中特別提到在ETF規模成長快速,應密切關注相關風險。

 央行每年5月底發布金融穩定報告,今年是第18期,彙集去年初至今年4月間的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發展,分析影響台灣金融體系的風險。央行表示,今年以來全球通膨趨緩、景氣回升,但地緣政治衝突不斷,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台灣金融機構穩健經營,金融基礎設施亦順暢運作,金融體系維持穩定。

 今年股市表現亮眼,央行提醒仍要「密切關注」,尤其因台股上漲、美國降息預期及高股息誘因,帶動近期ETF規模成長快速,4月底已高達4.75兆元,隨商品複雜性及投資風險上升,央行認為應密切關注相關風險。

 央行官員說明,ETF對股市有「助漲助跌」效果,央行會持續關注市場發展;在管理面,金管會去年已採取多項措施,促進金融穩定。 房市方面近期新青安貸款帶動房市加溫,引起過熱疑慮。央行從兩大方向認為國銀風險可控,一是房貸或建築貸款逾放比很低,二是不動產逾放覆蓋率大幅拉高,有能力因應未來可能風險。

 


延伸閱讀2:

央行發布第18期金融穩定報告

國內外總體環境受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及地緣政治影響

1、112年全球抑制通膨期間,經濟成長率僅小幅下滑,仍具韌性,且全球金融情勢隨市場對降息預期轉趨樂觀而漸寬鬆。我國經濟成長減緩,通膨率緩步回降;外債規模小幅增加,但外匯存底充裕,償付能力仍佳;政府財政雖有赤字但債務下降,且均維持於可控制範圍。企業部門之上市櫃公司營收及獲利均下滑,但短期償債能力仍佳;家庭部門財務體質健全,惟應密切注意部分負債程度較高家庭之還款能力變化;下半年起不動產市場交易回溫且價格居高,民眾購屋負擔增加,政府持續落實與精進健全房市措施,以利市場穩健發展。

2、 展望113年,全球製造業及服務業展望逐漸回升,惟因地緣政治緊張與融資成本居高,預測全球經濟成長將持平,通膨放緩但仍居高,且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問題,恐為全球金融穩定帶來風險;我國在出口及民間投資可望回溫,且民間消費溫和成長及政府支出續增下,預期經濟成長率將回升,通膨則趨緩。

完整報告: https://www.cbc.gov.tw/tw/cp-302-170784-46158-1.html

相關新聞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
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放緩,中央銀行發布報告,針對總體經濟前景列出四大不確定因素,美總統川普新政影響列為首位,其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
當大家高喊AI算力即是國力,漸漸習慣於花費鉅資,大量採購AI硬體設施時,Deepseek這類開源軟體突然崛起,不僅無需巨大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