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法案 歷經15小時藐視國會二讀通過

立法院昨天續審國會改革法案,朝野均拂曉動員,上午再度爆發推擠衝突。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開會後,展開十五小時表決大戰至深夜,陸續二讀表決通過「官員不得反質詢」等修正草案,未來官員若有反質詢、藐視國會等行為,最重可罰廿萬元;立法院行使人事同意權將改採記名表決,且審查期間不得少於一個月。

立院外 近萬人到場抗議

除了院內朝野表決大戰,昨天院外也有台灣公民陣線、公投護台灣聯盟等四十個民間團體集結,愈晚人愈多,估約近萬民眾到場,高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等口號。立法院憂「太陽花2.0」再起,總務處急發公告,下午五時封閉立院周邊部分出入口,立院附近也有大批警力巡邏戒備。

綠批反黑箱 藍促別鬧事

不滿藍白合作推動國會改革法案的民進黨團,昨在議場拉起「反黑箱、反擴權」抗議字條,立委並頭綁「民主已死」白布條。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國會改革法案經過逐條審查與討論,呼籲民進黨團「不要當家鬧事」。

立法院從昨早九時起,展開十五小時馬拉松式表決大戰,民進黨團不只祭出「案海戰術」,一再要求「清點人數、點名表決、重付表決」等議事策略,致法案審查時間冗長;審查一整天,僅二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官員不得反質詢」、「人事同意權」、「調查權」約二十項修正條文。

官員反質詢 最重罰廿萬

根據「官員不得反質詢」的二讀表決條文,將反質詢定義為「質詢的答復,不得超過質詢範圍外」,被質詢人(指官員)不得拒絕答復、拒絕提供資料或其他藐視國會行為,違者處新台幣二萬元以上、廿萬元以下罰鍰;逾期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課處罰鍰。

官員若有藐視國會行為,經出席委員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院會決議後可移送監院彈劾或懲戒。政府人員於立法院受質詢時,為虛偽陳述者,依法追訴其刑事責任。

昨還二讀「人事同意權」相關條文,國會人事同意權改採「記名投票」,且立院審查期間不得少於一個月,並應舉行公聽會,而被提名人的學歷、論文、財產等資料必須於被提名後七日內送立法院參考,被提名人若違反規定可處二萬元以上、廿萬元以下罰鍰。

另在強化立院調查權部分,二讀條文規定,立院經院會決議設「調查委員會」,或經委員會決議設「調查專案小組」,對相關議案行使調查權與調閱權,並可舉行聽證,得要求政府機關、法人、團體、社會關係人員於五日內提供相關文件,若政府機關人員違反將送監院,法人、團體違反將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昨天雖未完成三讀,但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昨已將國會改革法案,列為本周五院會討論事項,最快當次院會即可完成三讀。

相關新聞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