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入境本土疫情升溫 專家呼籲縮短追加劑間隔

編者按:

Omicron變異株確診病例在全球激增,亦已攻陷國門,桃園機場清潔員昨晚又增加3人染疫,桃機群聚案例累計已增至8人,春節返鄉高峰期即將來臨,台灣是否能守住這波疫情令人憂心。對此,多位專家呼籲即刻縮短追加劑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預計近日就會請專家開會討論,並強調目前沒有打算升成三級警戒的打算。

Omicron入侵國門 基因定序須加快

指揮中心4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本土確診個案,指揮中心初步研判,本土確診個案應是感染新變種病毒Omicron。陳時中於記者會推估有兩種可能的感染途徑。第一、入境旅客傳染給計程車司機,再傳染給機場工作人員;第二、行李轉盤區旅客多,清潔員打掃環境時感染,進而導致環境汙染,使司機在如廁誤觸病毒而染疫。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指出,「基因定序必須加快腳步,因為不同的病毒代表的意義不同。」若發現本土個案感染Delta變異株,則表示病毒可能早已在社區傳播一段時間;但若為Omicron變異株,則從機場染疫的可能性較高,屬於早期發現的案例,相較容易控制。

兩劑AZ難抵Omicron 專家呼籲所短加強針間隔

對於疫情變化,前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氏璧表示,第三劑加強針不應再拘泥一定要間隔滿5個月,尤其是只打兩劑AZ的族群,對Omicron幾乎沒有保護力,可是並不會白打,因為第三劑再打一劑mRNA加強針,都可以再把保護力提升到7成;應滾動式調整疫苗政策,「尤其是邊境人員不能再等,現在都有點遲了。」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也喊話,根據英國衛生單位去年底公布資料,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不論廠牌,三個月後對Omicron防護力僅卅%,若接種第三劑(莫德納、BNT),防護力則可快速升到六十%以上。

何美鄉強調,要讓第一線防疫人員維持一定疫苗保護力,應在接種第二劑後滿三個月就接種第三劑,以免因確診被隔離,發生醫療防疫量能短缺危機。此外,也要考量八十五歲以上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極為不足的情況該如何改善。

針對縮短第二、三劑疫苗間隔,陳時中說明,預計今、明兩天專家開會討論,最晚本週內一定開會,但是否有結論不敢說;一旦建議早點打,目前疫苗數量足夠。

相關新聞

賴清德總統日前應民間團體邀請,展開「團結國家十講」,並已在這些日子裡完成第一講「國家」,與第二講「團結」、第三講「憲政關係」,...
專家座談 許嘉棟(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前央行副總裁) 幾位主講老師都談到人才問題,投資管道的人脈很重要。...
引言 檢視成立主權基金目的 健全法制監管機制 許嘉棟(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前央行副總裁)...
 賴總統宣示規劃成立台灣主權基金,資金來源涉及動用外匯存底的方式,中央銀行一貫立場不變,就是外匯存底需「有償」使用於主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