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打破逾200年中立加入北約,成北約第32成員國

匈牙利國會2024/2/27批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申請,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引發的北約軍事聯盟擴張掃除了最後障礙。匈牙利國會以188票贊成、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通過瑞典申請加入北約,即將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對此表示,北約軍事聯盟很快會「變得更加強大安全」。瑞典總理則表示「瑞典加入北約是為了更好地捍衛我們的本質和我們所信仰的一切。我們正在與其他人一起捍衛我們的自由、民主和價值觀」,瑞典準備好承擔自身對於歐洲與大西洋安全的責任。

 

瑞典為何決定加入北約?

早在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結束時,瑞典就採取中立的外交策略。冷戰結束後,瑞典將中立外交策略調整為軍事不結盟策略。瑞典雖曾派兵參加國際維和任務,但已有200多年未參戰。瑞典上一次涉入的軍事衝突,是1814年的瑞典—挪威戰爭。

瑞典雖然一直沒加入北約,但跟這個軍事同盟的關係卻日益密切,包括在1994年加入北約的「和平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Peace)計畫,並於1997年加入「歐洲—大西洋夥伴理事會」(Euro-Atlantic Partnership Council)。不過,多數瑞典人民長期反對瑞典取得北約正式會員資格,瑞典最大政黨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也把加入北約視為一種禁忌。

然而,俄國入侵烏克蘭,導致瑞典輿論風向和各政黨的態度丕變。瑞典多數國會議員在2022年5月表決通過申請加入北約。

瑞典入北約曾受土耳其、匈牙利反對,土耳其稱庫德族工人黨(PKK)以瑞典為根據地,因此拒絕批准瑞典加入,要瑞典對庫德族工人黨採取更強硬行動。後來瑞典修改法令並放寬軍售規則安撫土耳其。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於2月中訪問匈牙利,達成包括出售戰機在內的軍購協議,匈牙利國會終投票同意讓瑞典加入北約。

 瑞典可為北約帶來什麼?

長久以來,瑞典的政策明定該國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以維持其中立性。但瑞典在冷戰後大砍國防支出,將軍事焦點轉向全球其他地方的維和行動。瑞典政府的資料顯示,瑞典1990年的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2.6%,到2020年縮小至1.2%。

俄國出兵攻打烏克蘭後,瑞典於2022年3月再度宣布將提高國防支出,目標是軍費對GDP占比「盡快」達到2%。瑞典政府去年說,今年(2024)的軍費占GDP比重有望超過2%目標。瑞典集結不同兵種的兵力,可派出約5萬人,其中半數是備役軍人。瑞典空軍的現役裝備包括90多架國產JAS-39「獅鷲」戰鬥機(Gripen),瑞典海軍則擁有幾艘小型護衛艦和潛艦。

北約加入瑞典後將包圍波羅的海,但俄仍具威脅性

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將使得北約包圍具戰略重要性的波羅的海完成最後一塊拼圖。代表包圍波羅的海的所有國家除了俄羅斯以外,其餘都將是美國為首的北約組成分子。

分析師警告,儘管瑞典的加入,有助北約施展控制力及增援脆弱的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但俄羅斯近年來將這裡變成歐洲最軍事化的地區之一,部署了能搭載核武的飛彈,仍能從重軍部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對區域構成威脅,以及可能破壞海底基礎設施。

儘管駐紮在加里寧格勒的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威力已不如冷戰時期,且在俄國全面侵略烏克蘭後,艦隊能力也已削弱部分。美國陸軍戰爭大學(U.S. Army War College)研究教授德尼(John Deni)指出,克里姆林宮持續投資發展這支艦隊的水下作戰能力,且艦隊仍有足夠火力執行小規模登陸及威脅北約的補給線。德尼告訴《法新社》:「從火炮、間接射擊和具核子能力武器等方面來看,他們(俄羅斯)在區域的火力數量及攻擊範圍都超越北約盟國。」

俄烏戰爭爆發後,波羅的海海底輸送管線和電纜線發生連串備受矚目的破壞事件,敲響北約對於自身脆弱性的警鐘。北約雖然已加強自身海軍部署作為回應,也正在尋求進一步強化其監視能力,不過,密切關注水下動靜本身就是一項艱鉅任務。

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

加里寧格勒夾在波蘭和立陶宛之間,原為德國領土「柯尼斯堡」,二戰後遭蘇聯佔領並改名的「飛地」(exclave,即與本國分離的領土)加里寧格勒,雖於俄國不相連,但因地處歐盟及北約國家間,且是該處唯一的不凍港,遂成重要的戰略港都,更是俄軍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在 2014 年克里米亞事件後,加里寧格勒就一直是北約對波羅的海 3 國國防的關注重點

相關新聞

美國商務部4月25日公佈的2024年1~3月美國實際經濟成長率為1.6%,低於認為達到2.5%左右的市場預期。美國的個人消費等內需維持堅挺...
 日本官員頻頻口頭干預仍止不住日圓貶勢。難敵美元獨強,日圓匯價25日再度摜破155防線,刷新34年低點。日本央行(BOJ)...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
抵上海,26日與王毅會談,聚焦中國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等4議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4日飛抵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