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12/18~12/22)重要新聞回顧

【水水台灣】

三天決定下一屆氣候大會主辦國? COP29落腳亞塞拜然 過程曲折有如八點檔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敲響木槌的那一刻,如雷的掌聲響起。這次會議達成脫離化石燃料的歷史性決議,讓主辦國的名字隨著「阿聯共識」(UAE Consensus)寫入大家的記憶中。

 

延伸閱讀1:聯合國氣候大會提案 亞塞拜然舉辦明年COP29峰會

延伸閱讀2:COP 28落幕 SEMI解析半導體產業兩大趨勢

延伸閱讀3 : 綠能翻3倍!COP決議新目標

 

甘肅強震搜救結束 安置災民首要之務

甘肅規模6.2強震、包括甘肅與青海在內,罹難人數至少134人,此外還有980人受傷。目前甘肅的搜救工作基本結束,相關重點將轉為傷者救治和受災群眾生活安置,重災區也開始緊急設立組合屋。

 

延伸閱讀1:甘肅6.2強震逾百人亡 專家曝地震原因:逆衝型破裂

延伸閱讀2:台灣已整備救難隊 待中提出請求即專機馳援

延伸閱讀3 : 富士康攜旗下公司捐近9千萬賑災甘肅強震

 

公正轉型缺勞工聲音 台大報告:逾半高碳排產業從業者不瞭解淨零政策

台大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昨(20)日發布最新報告,結果卻顯示近五成受訪者不瞭解淨零碳排政策;近八成認為政策如造成員工或企業損失,政府、老闆和員工三方應共同決定對策,但逾半人認為政策沒考慮基層勞工意見,欠缺勞工表達意見的管道和機制。

 

延伸閱讀1:加速城市淨零轉型!中市永續淨零自治條例三讀通過

延伸閱讀2:台大風險中心:淨零轉型應加強勞工溝通 避免抗爭

延伸閱讀3 : 高碳排產業恐因無法符合歐盟要求 導致失業引發抗爭

 

【公與義】

究竟是談政見還是辯論會?3人交鋒重點一次看         

2024年總統大選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於12月20日晚間7點登場。發表會有3輪、各10分鐘的時間,讓3位總統候選人(依選舉號次排序)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闡述政見。依照抽籤結果為,發言順序為: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

 

延伸閱讀1:三巨頭首度正面交鋒說了什麼?

延伸閱讀2:公辦政見發表會柯文哲段落被插播廣告 NCC:移送中選會依法處理

延伸閱讀3 : 副總統政見會今晚7時登場 蕭趙吳首交鋒

 

中國取消12項ECFA優惠關稅

陸方公布中止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石化相關產品的關稅優惠,全球布局的石化大廠會以增加海外產能因應,而縮減國內產能的結果,勢必會衝擊國內就業;至於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廠商,亦只能透過加速海外投資布局因應。其結果影響的都是國內就業。

 

延伸閱讀1:ECFA是什麼?對台灣的影響有哪些?ECFA終止可能會怎樣?

延伸閱讀2:中國打ECFA「首當其衝是台塑」!集團遺憾:影響很大,盼兩岸政府能對話

延伸閱讀3 : 國內就業受ECFA關稅取消衝擊?經部:產業應高值化轉型

 

台積共治時代將畫句點…董座劉德音明年退休 總裁魏哲家掌舵

台積電(2330)昨(19)日宣布,董事長劉德音將不參與下屆董事提名,並在明年股東會後退休,公司「提名及公司治理暨永續委員會」推薦副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接任下屆董座,以明年6月下屆董事會選舉結果為主。

 

延伸閱讀1:劉德音無預警宣布退休業界震驚 台積電美國廠留下變數?

延伸閱讀2:台積電宣布劉德音明年退休 分析師:魏哲家接班面臨2挑戰

延伸閱讀3 : 劉德音退休!台積雙首長暫落幕 後續接班引關注

 

黎智英香港國安法首宗「勾結外國勢力」案開庭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周一(12月18 日)開審,是港版國安法下首例被控「外國勢力勾結罪」的審判,這位76歲傳媒大亨在2020年被捕,「未審先囚」已經超過三年,案件原訂於2022年9月開審,其後兩度押後。

 

延伸閱讀1:黎智英的審判具標誌性意義,是對香港法院的一次考驗

延伸閱讀2:黎智英被控發布煽動刊物案 法官裁定沒超出檢控期限

延伸閱讀3 : 美國譴責港府在國安法下起訴黎智英 促立即釋放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