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卡北市淨零條例? 環境部籲先成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

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卡關逾一年!環境部說明,依照「地方制度法」規定,由於該自治條例具有罰則,應報行政院核定,目前刻正研處中。環境部強調,樂見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相關自治條例,不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應辦理事項,包括成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及經中央核定的「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更應積極優先推動執行,中央地方攜手合作,加速減碳。

環境部說明,台北市政府於去年7月函送「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至行政院,行政院旋即交由環保署會商相關部會。因自治條例內容涉及面向廣泛,包括溫室氣體盤查、減量標準、交易及增量抵換、設立基金及上市櫃公司資訊公開揭露機制等,並且有罰則規定。期間適逢「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正在立法院審議中,環保署先彙整各部會檢視是否有牴觸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法規疑慮條文,請北市府補充說明。

今年1月1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2月15日公布施行,自治條例經各部會再行檢視是否牴觸「氣候變遷因應法」及相關法規規定,行政院就有關機關意見及促請注意事項函請台北市政府提出回應說明。6月26日北市府將補充說明送行政院,行政院已召集相關部會研商討論中。

環境部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第4條明定,為達國家2050淨零排放目標,需要各級政府與國民、事業、團體共同合作。樂見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自治條例,但仍必須符合地方制度法相關規範,中央地方攜手合作,加速減碳,共同為2050淨零轉型努力。

相關新聞

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舉行媒體交流會,提出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布局先進科技等政策。能源方面,他表示,...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
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近期發布研究報告 《不確定性下的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選項》 (Regulating under...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新《財劃法》釀成朝野對立,朝野雙方應進行協商與合作,並尊重財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