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連八黑 財部:未見復甦春燕、上半年仍承壓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出口359.6億美元,年減13.3%,連八黑,減幅雖較預期收斂,但財政部表示,目前未明顯看見復甦春燕,在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美中爭端等四大逆風下,上半年出口仍面臨極大壓力。

財政部上月原預估4月出口年減18%至20%,實際跌幅縮小至13.3%,是今年以來最小,不過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不會就此認為觸底反彈,對照業界看法,普遍仍保守看待景氣。

蔡美娜表示,4月出口負成長可歸納三大因素,首先全球通膨陰影、升息效應壓抑終端消費需求,景氣復甦底氣不足;其次中國大陸「冷復甦」,回溫腳步不如預期;第三,庫存調整仍未消化結束。

另外產業淡季、出口物價下跌、去年基期偏高等次要因素,也抑制出口表現。

分析出口產品,蔡美娜指出,11大貨類僅資通與視聽產品「由黑翻紅」,礦產品「由紅轉黑」,其餘貨類維持負成長,整體而言,科技類產品市況略有改善,傳產則深陷頹勢。

資通與視聽產品是4月外銷亮點,出口54.7億美元,年增5.4%,結束連五黑,是唯一逆勢成長的貨類。

電子零組件4月出口157.4億美元,年減8.6%,但減幅已連三月收斂,也是今年首度降到個位數以下,半導體仍在積極調整庫存。

光學器材4月出口跌幅收斂至17.8%,是近一年最小降幅,蔡美娜分析,主要受惠於電視面板備貨動能回溫,供需結構好轉,「黑暗時刻已過。」

傳產方面,以機械4月出口年減13%、減幅相對輕,主要來自大陸自動化需求。其餘包括礦產品、基本金屬、塑橡膠、化學品、紡織品等減幅都在二至三成上下。

另外4月進口292.5億美元,年減二成、連六黑,由於前景不明朗,廠商備料、投資皆轉趨保守,其中資本設備進口年減19.2%,是近八年單月最大減幅;唯一成長的是運輸工具,受惠於車市買氣旺盛,小客車進口值首度突破10億美元大關。

展望未來,蔡美娜表示,若按季節走勢推估,5月出口規模將介於355億至368億美元間,年減12.5%至15.5%,確定連九黑;另主計總處預測上半年出口將年減14.7%,將是金融海嘯後、近14年最大降幅,第4季才會回到正成長軌道。

 

相關新聞

立法院會昨(14)日三讀通過 環評 法修法,增訂 太陽光電 系統條款。明定國家風景區、地質敏感區、重要濕地、山坡地、水面型系統等十類案場,...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以台灣為主角,點出台灣經濟在出口暢旺、貿易順差創新高的風光背後,潛藏被稱之為「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
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已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於昨(14)日台灣時間晚間8時30分(美東時間上午7時30分)同步發布聯合聲明。經與美方磋商後...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